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幸福、幸福观概述 | 第15-23页 |
·幸福的内涵 | 第15页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及意义 | 第15-20页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 | 第15-18页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 第18-20页 |
·幸福观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 第20-23页 |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1页 |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 第21-23页 |
第3章 西南交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状况与幸福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3-36页 |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3-25页 |
·研究手段与研究对象 | 第23-25页 |
·实施途径与数据处理 | 第25页 |
·调查问卷状况分析 | 第25-36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之幸福认知影响因素 | 第25-30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之幸福获取途径分析 | 第30-36页 |
第4章 西南交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6页 |
·西南交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 | 第36-41页 |
·幸福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幸福追求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41-46页 |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41-42页 |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 第42-43页 |
·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 | 第43-44页 |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5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教育途径与方法 | 第46-59页 |
·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基础——社会环境 | 第46-50页 |
·优化社会环境,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确幸福欲望 | 第46-48页 |
·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不幸 | 第48-49页 |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机制的改革 | 第49-50页 |
·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关键——学校引导 | 第50-54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教育内容科学化 | 第50-51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教育形式层次化 | 第51-53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教育手段立体化 | 第53-54页 |
·树立正确幸福观的摇篮——家庭环境 | 第54-57页 |
·家长要构建减压的家庭环境 | 第54-55页 |
·家长要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 第55-56页 |
·家长要与学校协作,共同实施幸福观教育 | 第56-57页 |
·树立正确幸福观的核心——自身修养 | 第57-59页 |
·加强道德人格的塑造 | 第57页 |
·提高自身需要层次 | 第57-58页 |
·大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Ⅰ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