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工作和创新点 | 第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 第13-14页 |
·信息检索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信息检索技术的分类 | 第14-15页 |
·主流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 第15-16页 |
·信息检索系统分类 | 第16-17页 |
·信息检索新发展 | 第17-18页 |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系统 | 第19-20页 |
·基于Agent的检索系统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 | 第21-39页 |
·本体 | 第21-25页 |
·本体的概念 | 第21-22页 |
·本体的分类 | 第22-24页 |
·本体描述语言 | 第24-25页 |
·本体建模 | 第25-28页 |
·本体建模原则 | 第25-26页 |
·本体建模的生命周期 | 第26页 |
·本体建模步骤 | 第26-27页 |
·本体建模工具 | 第27-28页 |
·本体设计实例 | 第28-34页 |
·Protégé的应用 | 第31-33页 |
·本体的存储 | 第33-34页 |
·Agent与多Agent系统 | 第34-38页 |
·Agent的定义 | 第35页 |
·Agent的属性 | 第35-36页 |
·Agent的分类 | 第36页 |
·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 | 第36-37页 |
·多Agent系统概念 | 第37-38页 |
·多Agent之间的交互协作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本体和多Agent的信息检索模型设计和实现 | 第39-56页 |
·模型框架 | 第39-40页 |
·模型中Agent模块功能描述 | 第39-40页 |
·模型工作流程 | 第40页 |
·模型设计工具——JADE | 第40-43页 |
·JADE组成部分 | 第40-41页 |
·Agent类的建立 | 第41-42页 |
·Agent标识 | 第42页 |
·结束Agent | 第42-43页 |
·JADE中Agent的执行 | 第43-47页 |
·Agent生命周期及状态 | 第43-44页 |
·Agent执行过程 | 第44-45页 |
·让Agent执行任务—加入Behaviour | 第45-46页 |
·Agent信息的收发 | 第46-47页 |
·基于JADE的Agent设计 | 第47-55页 |
·网络爬虫Agent设计 | 第47-49页 |
·检索Agent设计 | 第49-52页 |
·用户接口Agent设计 | 第52-53页 |
·信息过滤Agent设计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基于本体的Agent之间的通信 | 第56-64页 |
·Agent间的通讯 | 第56页 |
·Agent通信语言 | 第56-60页 |
·ACL的框架 | 第57页 |
·FIPA ACL | 第57-59页 |
·交互协议 | 第59-60页 |
·基于本体的Agent通信语言 | 第60-62页 |
·基于本体的通信模型 | 第60页 |
·一种基于OWL的Agent通信语言 | 第60-62页 |
·通信Agent设计 | 第62-63页 |
·通信Agent服务 | 第62-63页 |
·向DF通信Agent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实验与分析 | 第64-69页 |
·模型设计模式与试验环境 | 第64-65页 |
·试验环境和工具 | 第64页 |
·实验数据的获取 | 第64-65页 |
·模型功能展示 | 第65-67页 |
·普通条件检索 | 第65-66页 |
·语义扩展检索 | 第66-67页 |
·模型功能评价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