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本文创新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1页 |
·研究综合思路和技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13-19页 |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简述 | 第13-14页 |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14-19页 |
·亚当·斯密的分工与专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剩余产品出口”说 | 第14页 |
·大卫·李嘉图根据比较成本分工、分工和贸易促进增长的观点 | 第14-15页 |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 | 第15页 |
·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观点 | 第15-16页 |
·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 | 第16页 |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 第16-18页 |
·贫困化增长学说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 第19-27页 |
·对一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 | 第19-24页 |
·英国借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经济霸主 | 第19-20页 |
·美国的“国家出口战略” | 第20-21页 |
·日本的“贸易立国”政策 | 第21-22页 |
·韩国的出口导向政策 | 第22-23页 |
·亚洲“四小龙”带来的东亚奇迹 | 第23-24页 |
·出口导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24-27页 |
·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分工 | 第24-25页 |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时的国家现状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54页 |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 第27-30页 |
·对外贸易对GDP及其增长的贡献 | 第27-29页 |
·中国出品商品结构的演变及其对中国产业结构提升的贡献 | 第29页 |
·对外贸易对就业的贡献 | 第29-30页 |
·中国外贸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30-36页 |
·贸易方式结构与加工贸易利弊分析 | 第30-34页 |
·我国外贸的国际市场结构、地区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 | 第34-36页 |
·中国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实证分析 | 第36-38页 |
·实证分析 | 第36-37页 |
·导致出口粗放增长方式的原因 | 第37-38页 |
·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及可能的风险分析 | 第38-44页 |
·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 | 第39页 |
·金融危机的到来突出了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风险 | 第39-44页 |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及应对措施 | 第44-54页 |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 第44-47页 |
·政府和出口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外贸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47-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