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8-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9-10页 |
·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解决城市问题的经典理论 | 第10-16页 |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 第10-12页 |
·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论” | 第12-14页 |
·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当前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16-27页 |
·资源和能源问题 | 第16-19页 |
·资源匮乏 | 第16-18页 |
·能源危机 | 第18-19页 |
·环境与生态问题 | 第19-22页 |
·生态问题 | 第19-20页 |
·环境问题 | 第20-22页 |
·城市社会问题 | 第22-25页 |
·人口问题 | 第23页 |
·就业问题 | 第23-24页 |
·社会责任感缺乏 | 第24页 |
·城市拥挤 | 第24-25页 |
·城市蔓延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当前制约我国城市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存在差异 | 第27页 |
·时代进步与现状滞后的失衡 | 第27页 |
·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 第27-28页 |
·功能与结构的不协调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1页 |
·人类中心主义 | 第28-29页 |
·消费主义 | 第29页 |
·功利主义 | 第29-30页 |
·享乐主义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当前制约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对策 | 第31-50页 |
·树立生态的发展观 | 第31-39页 |
·共生 | 第31-33页 |
·循环 | 第33-35页 |
·代谢 | 第35-39页 |
·探索新的城市结构 | 第39-45页 |
·城市应有合理的密度 | 第39-40页 |
·城市应有合理的规模 | 第40-41页 |
·网络城市 | 第41-45页 |
·采用科学的发展模式 | 第45-50页 |
·平衡发展的模式 | 第45-47页 |
·开放发展的模式 | 第47-48页 |
·网络城市体系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