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2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研究的源起 | 第8页 |
·旧建筑资源的产生 | 第8-10页 |
·现有的处理方式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2-15页 |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20页 |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16-18页 |
·经济价值 | 第18-20页 |
·建筑社会、文化价值的延续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旧建筑资源综述 | 第23-31页 |
·旧建筑资源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旧建筑资源的分类 | 第24-26页 |
·旧建筑材料 | 第24页 |
·旧建筑构件及配件 | 第24页 |
·旧建筑物及构筑物 | 第24-25页 |
·周边环境要素 | 第25-26页 |
·旧建筑资源具有的价值 | 第26-30页 |
·旧建筑资源的物质功能价值 | 第26页 |
·旧建筑资源的历史价值 | 第26-27页 |
·旧建筑资源的文化生态价值 | 第27-28页 |
·旧建筑资源的情感价值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的前期研究 | 第31-40页 |
·旧建筑资源的现状分析与评估 | 第31-33页 |
·旧建筑资源再利用潜力的分析 | 第31-32页 |
·旧建筑资源历史文化价值的确定 | 第32-33页 |
·旧建筑资源的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 第33-36页 |
·相关的政策法规因素 | 第33-34页 |
·相关的技术因素 | 第34-35页 |
·再利用的成本因素 | 第35-36页 |
·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的可行性方向 | 第36-39页 |
·充分发掘旧建筑资源的相关价值 | 第36-38页 |
·结合外部需求进行开发 | 第38页 |
·体现节能环保原则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的方式与策略 | 第40-62页 |
·旧建筑材料及构件的再利用 | 第40-48页 |
·旧材料及构件再利用的方式 | 第40-45页 |
·旧建筑材料再利用的设计手法 | 第45-48页 |
·旧建筑物的再利用 | 第48-56页 |
·旧建筑再利用的方式 | 第48-54页 |
·新老元素关系的处理 | 第54-56页 |
·场地中构筑物及环境要素的再利用 | 第56-59页 |
·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的实施策略 | 第59-61页 |
·从改变现有观念入手 | 第59页 |
·整体把握与综合利用 | 第59-60页 |
·政府的介入与相关政策的支持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旧建筑资源再利用方式的评价与分级 | 第62-75页 |
·再利用方式的评价 | 第62-67页 |
·评价的意义 | 第62页 |
·评价的标准 | 第62-64页 |
·评价的方法 | 第64-67页 |
·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的分级 | 第67-69页 |
·降级利用 | 第67-68页 |
·平级利用 | 第68页 |
·升级利用 | 第68-69页 |
·升级利用的实例分析 | 第69-74页 |
·日本村井正诚美术馆 | 第69-71页 |
·宁波博物馆 | 第71-73页 |
·瓦园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结语 | 第75-80页 |
·旧建筑资源再利用的发展趋势 | 第75-76页 |
·为再利用而设计 | 第76-79页 |
·构件化的设计方式 | 第76-77页 |
·其它相应的设计措施 | 第77-79页 |
·总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92页 |
附录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 第84-87页 |
附录2:层次分析法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