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11-17页 |
·产权理论 | 第11-13页 |
·超产权理论 | 第13-15页 |
·自然垄断理论 | 第15-16页 |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7-2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价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概况 | 第23-31页 |
·城市水务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城市基础设施概念 | 第23页 |
·城市水务概念 | 第23-24页 |
·城市水务产业概念 | 第24页 |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24-27页 |
·计划经济下的公共管理阶段(1949——1983 年) | 第25页 |
·市场化初期(1984——1992 年) | 第25-26页 |
·市场化发展阶段(1993——2002 年) | 第26页 |
·全面市场化改革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26-27页 |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服务的公共性 | 第27-28页 |
·产业的自然垄断性 | 第28页 |
·成本积聚性,效益间隔性和长期性 | 第28页 |
·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 第28页 |
·我国城市水务产品属性分析 | 第28-31页 |
·公共物品及其分类 | 第29页 |
·城市水务产品经济属性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现状 | 第31-32页 |
·城市水务产业政策放开 | 第31页 |
·城市水务市场发展潜力大 | 第31-32页 |
·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 | 第32页 |
·城市水务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水务企业包袱沉重 | 第32-33页 |
·政府职能落实不够 | 第33页 |
·网管老化浪费严重 | 第33页 |
·水价严重偏低 | 第33-35页 |
·投融资渠道狭窄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水务产业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7-47页 |
·国内城市水务产业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深圳水务管理模式 | 第37页 |
·上海水务管理模式 | 第37-38页 |
·北京水务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大连水务管理模式 | 第39-40页 |
·国内城市水务产业管理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40-41页 |
·国外城市水务产业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1-47页 |
·新加坡水务管理模式 | 第41-42页 |
·英国水务管理模式 | 第42-43页 |
·美国水务管理模式 | 第43-44页 |
·法国水务管理模式 | 第44-46页 |
·国外城市水务产业管理的经验分析与启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47-56页 |
·城市水务市场化的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产权的明晰程度 | 第47页 |
·价格体系的完善程度 | 第47-48页 |
·法律体系的健全程度 | 第48页 |
·经营权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独立程度 | 第48-49页 |
·规范市场条件下各参与角色的职能 | 第49-52页 |
·规范政府的角色和职能 | 第49-51页 |
·规范企业的角色和职能 | 第51页 |
·规范消费者的角色和职能 | 第51-52页 |
·构建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52-54页 |
·针对政府的措施建议 | 第52-53页 |
·针对城市水务产业结构的措施建议 | 第53页 |
·针对行业法规的措施建议 | 第53页 |
·针对城市水务监管体系的措施建议 | 第53-54页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改革实例分析 | 第56-60页 |
·改革背景 | 第56页 |
·厦门市政府的改革思路 | 第56页 |
·具体改革措施 | 第56-58页 |
·改革的成效 | 第58-59页 |
·改革成功的经验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