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第18-29页 |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第18-24页 |
·分工理论的回顾与新发展 | 第18-20页 |
·从经济增长因素内生化到内生经济理论的孕育 | 第20-22页 |
·内生增长理论的提出 | 第22-24页 |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第24-27页 |
·简要评价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分工与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 第29-39页 |
·分工演进是经济进步的源泉 | 第29-32页 |
·分工、报酬递增与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经济进步在分工与合作中实现 | 第30-32页 |
·制度与分工内生演进机制 | 第32-39页 |
·分工内生演进机制 | 第32-34页 |
·内生交易费用解释 | 第34-35页 |
·分工、交易费用与制度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分工演进与区域经济内生增长机制 | 第39-60页 |
·分工与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 第39-43页 |
·基于分工的视角:区域内生经济增长机制 | 第43-60页 |
·外生比较优势、交易效率与制度演进 | 第44-48页 |
·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转化 | 第48-54页 |
·内生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模式选择 | 第54-60页 |
第五章 经济制度与区域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 | 第60-80页 |
·正式制度、经济行为与经济绩效 | 第60-69页 |
·西方学者关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 第60-65页 |
·制度选择、交易效率改进与经济增长 | 第65-69页 |
·个人、非正式制度与市场行为选择 | 第69-76页 |
·制度结构对区域内生经济增长机制形成的影响 | 第76-80页 |
第六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滞后的一般分析 | 第80-99页 |
·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 第80-84页 |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4-87页 |
·内生交易费用高,交易效率亟待改进 | 第84-85页 |
·外生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 | 第85-86页 |
·政府经济职能错位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 第86-87页 |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微观机制分析 | 第87-99页 |
·企业制度、产权结构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 第87-94页 |
·分工、产业集聚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 第94-99页 |
第七章 分工抑制: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滞后的进一步分析 | 第99-121页 |
·中国西部地区分工水平分析 | 第99-109页 |
·分工水平衡量指标选择 | 第99-100页 |
·中国西部地区分工水平的衡量 | 第100-109页 |
·中国西部地区交易效率的演变 | 第109-114页 |
·比较优势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内生增长 | 第114-116页 |
·制度演进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 第116-121页 |
·政府行为、制度选择和西部经济内生增长 | 第117-118页 |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西部地区分工经济演进 | 第118-121页 |
第八章 中国西部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形成的对策建议 | 第121-127页 |
·交易效率演进:推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 第121-123页 |
·实现西部地区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蜕变 | 第123-125页 |
·政府行为选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制度保障 | 第125-127页 |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0页 |
附录 | 第140-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作者简介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