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和动态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和动态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基础理论 | 第18-2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旅游目的地 | 第18-19页 |
·旅游信息 | 第19页 |
·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 第19页 |
·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与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关系 | 第19-21页 |
·理论支撑 | 第21-22页 |
·公共品理论 | 第21页 |
·网络外部性理论 | 第21-22页 |
·协同理论 | 第22页 |
·信息技术影响下旅游目的地的变革 | 第22-23页 |
·构建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的意义 | 第23-25页 |
3 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的经验与借鉴 | 第25-31页 |
·我国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信息技术在我国旅游信息服务业中的发展现状 | 第25页 |
·信息技术在我国旅游信息服务业中的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国外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发展案例介绍 | 第26-27页 |
·澳大利亚 | 第26页 |
·英国 | 第26-27页 |
·国内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发展案例介绍 | 第27-29页 |
·上海 | 第27-28页 |
·北京 | 第28-29页 |
·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发展比较 | 第29-31页 |
4 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31-49页 |
·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与指导原则 | 第31页 |
·总体目标 | 第31页 |
·指导原则 | 第31页 |
·旅游目的地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子体系 | 第31-35页 |
·旅游政务网 | 第32-34页 |
·旅游信息数据中心 | 第34页 |
·电子邮件信息 | 第34-35页 |
·后台管理和业务检测 | 第35页 |
·旅游目的地企业信息服务子体系 | 第35-41页 |
·旅游多媒体营销系统 | 第35-37页 |
·旅游电子营销系统 | 第37-39页 |
·旅游信息电子认证系统 | 第39-41页 |
·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服务子体系 | 第41-45页 |
·旅游资讯网站 | 第41-43页 |
·旅游咨询中心 | 第43页 |
·旅游服务热线 | 第43-45页 |
·多媒体触摸屏解说系统 | 第45页 |
·旅游目的地辅助信息服务子体系 | 第45-49页 |
·移动通信业 | 第46页 |
·医疗行业 | 第46-47页 |
·保险行业 | 第47页 |
·服务保障 | 第47-49页 |
5 实证研究 | 第49-56页 |
·青岛旅游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青岛市旅游信息中心成长历程 | 第49页 |
·青岛市旅游信息中心功能 | 第49-50页 |
·青岛旅游信息服务存在问题 | 第50-51页 |
·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方面 | 第50页 |
·旅游信息服务标准方面 | 第50页 |
·旅游信息服务运营方面 | 第50页 |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 第50-51页 |
·青岛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系统分析 | 第51-54页 |
·总体目标 | 第51页 |
·青岛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青岛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 第52-54页 |
·构建青岛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 | 第54-56页 |
·政府层面 | 第54-55页 |
·制度层面 | 第55页 |
·企业层面 | 第55页 |
·信息传播层面 | 第55-56页 |
·人才建设层面 | 第56页 |
6 结语 | 第56-58页 |
·研究成果与不足 | 第56-57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