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未决羁押制度概述 | 第13-20页 |
(一) 羁押的含义及拘留、逮捕的关系 | 第13-14页 |
1. 羁押的含义 | 第13页 |
2. 拘留、逮捕与羁押的关系 | 第13-14页 |
(二) 未决羁押的含义及特征 | 第14-16页 |
1. 未决羁押的含义 | 第14-15页 |
2. 未决羁押的特征 | 第15-16页 |
(三) 未决羁押的性质 | 第16-20页 |
1. 羁押适用的程序 | 第16-17页 |
2. 羁押适用的理由 | 第17-20页 |
二、国外未决羁押制度的考察 | 第20-36页 |
(一) 国外未决羁押制度概述 | 第20-32页 |
1. 大陆法系未决羁押制度 | 第20-24页 |
2. 英美法系未决羁押制度 | 第24-29页 |
3. 意大利、日本未决羁押制度 | 第29-32页 |
(二) 国外未决羁押制度的特点 | 第32-36页 |
1. 程序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羁押目的 | 第32-33页 |
2. 逮捕与羁押相分离,羁押的司法审查程序 | 第33页 |
3. 羁押适用比例原则 | 第33-34页 |
4. 羁押场所与侦控机关相分离 | 第34页 |
5. 健全的羁押救济制度 | 第34-36页 |
三、中国未决羁押制度现状考察 | 第36-47页 |
(一)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6-43页 |
1. 拘留的适用条件与程序 | 第36-37页 |
2. 逮捕的适用条件与程序 | 第37-38页 |
3. 我国未决羁押的期限及其延长 | 第38-40页 |
4. 被羁押人的权利 | 第40-43页 |
5. 被羁押人的法律救济措施 | 第43页 |
(二)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43-45页 |
1. 羁押适用的普遍化 | 第43页 |
2. 超期羁押的现象严重 | 第43-44页 |
3. 羁押期限的不确定性 | 第44页 |
4. 羁押救济的虚无化 | 第44-45页 |
(三)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颁布与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问题 | 第45-47页 |
四、完善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基本构想 | 第47-60页 |
(一) 完善立法 | 第47-57页 |
1. 改革现行的拘留、逮捕并使之与羁押分离 | 第47-48页 |
2. 贯彻例外原则 | 第48-49页 |
3. 引入司法审查机制 | 第49-50页 |
4. 建立有效的司法救济制度 | 第50-51页 |
5. 规定独立的法定羁押期限 | 第51-53页 |
6. 健全未决羁押的替代措施体系 | 第53-56页 |
7. 羁押场所中立化 | 第56-57页 |
(二) 转变观念 | 第57-60页 |
1. 强宣传无罪推定和罪疑从无等诉讼理念 | 第58页 |
2. 摒弃口供至上、口供中心主义的旧侦查观 | 第58页 |
3. 树立程序正义观念 | 第58-59页 |
4. 转变羁押替代措施适用时的观念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