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概念、历史沿革和研究的意义 | 第9-14页 |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立法背景与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三、研究本罪的重要意义 | 第11-14页 |
第二章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国外立法状况和中外比较研究 | 第14-18页 |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国外立法状况 | 第14-16页 |
二、我国港澳台地区涉及农用地罪的立法 | 第16页 |
三、中外农用地刑法保护制度比较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构成特征 | 第18-27页 |
第一节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客体特征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 第19-24页 |
一、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 | 第20页 |
二、犯罪主体在行为上表现为“非法占用农用地”并“改作他用” | 第20-21页 |
三、本罪属于结果犯,构成本罪必须具备法定的结果要件 | 第21-24页 |
第三节 本罪的犯罪主体特征 | 第24-26页 |
第四节 本罪的犯罪主观特征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认定与刑罚 | 第27-33页 |
第一节 非法占用农用地的司法认定 | 第27-30页 |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划分 | 第27-28页 |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与近似罪的界限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刑罚 | 第30-33页 |
一、与本罪的社会危害性相比,目前法定刑不高,不足以威慑和防止犯罪发生 | 第30-31页 |
二、本罪的法定量刑幅度较大,量刑有待进一步细化 | 第31-32页 |
三、本罪的刑罚方式相对较少,缺乏资格刑和财产刑规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本罪的立法缺陷和立法建言 | 第33-37页 |
一、本罪现有条文规定相对过于简略,对于许多社会危害性较大的占用、 破坏农用地行为尚未纳入刑法调整范围,有待相关规定的进一步完善 | 第33-34页 |
二、犯罪构成方面,由于本罪的相关法条对犯罪构成的结果要件规定比 较简略,在两个方面规定不够严谨而引起争议 | 第34-35页 |
三、刑罚方面的规定存在三个缺陷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