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级逆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精馏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传统精馏技术概述 | 第15-19页 |
·传统塔器精馏原理及设备 | 第16-19页 |
·传统塔器精馏的优缺点 | 第19页 |
·超重力技术 | 第19-34页 |
·超重力旋转床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超重力旋转床的转子结构 | 第21-26页 |
·填料式转子 | 第22页 |
·碟片式转子 | 第22-23页 |
·螺旋式转子 | 第23-24页 |
·多级雾化式转子 | 第24页 |
·分层填料式转子 | 第24-25页 |
·折流式转子 | 第25-26页 |
·超重力旋转床的主要研究及应用状况 | 第26-29页 |
·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 第26页 |
·在脱硫方面的应用 | 第26-27页 |
·在除尘方面的应用 | 第27页 |
·在水脱氧方面的应用 | 第27-28页 |
·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28页 |
·在聚合物脱挥方面的应用 | 第28-29页 |
·在生物氧化反应方面的应用 | 第29页 |
·超重力旋转床在精馏领域的研究 | 第29-34页 |
·旋转填料床精馏研究 | 第29-31页 |
·折流旋转床精馏研究 | 第31-34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5页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新型多级逆流式超重力旋转床 | 第35-39页 |
·基本结构 | 第35-37页 |
·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本课题所用旋转床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实验流程及样品浓度分析方法 | 第39-49页 |
·实验流程及方法 | 第39-42页 |
·实验设备 | 第39页 |
·实验所用药品 | 第39-40页 |
·实验流程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样品浓度分析方法 | 第42-48页 |
·气相色谱检测系统 | 第42-44页 |
·气相色谱仪 | 第42页 |
·氢气发生器 | 第42-43页 |
·色谱工作站 | 第43页 |
·其他辅助设备 | 第43-44页 |
·分析所用药品 | 第44页 |
·样品浓度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44-48页 |
·甲醇-水体系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4-46页 |
·乙醇-水体系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6-47页 |
·样品浓度分析步骤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多级逆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精馏分离效率的研究 | 第49-67页 |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 第49-57页 |
·全回流下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 第50-51页 |
·连续精馏下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 第51-57页 |
·逐板计算法 | 第51-55页 |
·体系相对挥发度的拟合 | 第55-56页 |
·计算理论板数 | 第56-57页 |
·操作条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7-64页 |
·填料 | 第57-59页 |
·转速 | 第59-60页 |
·进料浓度 | 第60-61页 |
·进料热状况 | 第61-62页 |
·回流比 | 第62-63页 |
·体系 | 第63-64页 |
·与其他超重力精馏设备的比较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一 | 第72-73页 |
附录二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