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 ·多重数字签名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9-36页 |
| ·对称密码体制基础及数学理论 | 第19-20页 |
| ·典型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20-27页 |
| ·RSA密码体制 | 第20-21页 |
| ·ElGamal密码体制 | 第21-23页 |
|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 第23-25页 |
| ·双线性对密码体制 | 第25-27页 |
| ·数字签名方案 | 第27-35页 |
| ·数字签名的形式化定义 | 第28-29页 |
| ·杂凑函数—hash函数 | 第29-30页 |
| ·几个重要的数字签名算法 | 第30-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研究 | 第36-48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背景知识介绍 | 第37-39页 |
| ·对LU方案的回顾 | 第39-40页 |
| ·提出一种联合攻击方案 | 第40-41页 |
| ·一种新的基于ECC的多重签名方案 | 第41-43页 |
| ·新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及证明 | 第43-45页 |
| ·新方案的效率分析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利用Hash函数对两个多重签名的改进 | 第48-59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背景知识介绍 | 第48-50页 |
| ·hash函数性质 | 第48-49页 |
| ·秘密共享简介 | 第49-50页 |
| ·矢量空间秘密共享 | 第50页 |
| ·对Lu-Fu-Zhang-Xia方案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第50-54页 |
| ·方案描述 | 第50-52页 |
| ·一种公钥替换攻击 | 第52-53页 |
| ·一种改进的新方案 | 第53-54页 |
| ·对Ma-Ao-He方案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第54-58页 |
| ·方案描述 | 第54-55页 |
| ·一种公钥替换攻击方法 | 第55-56页 |
| ·一种改进的新方案 | 第56-57页 |
| ·新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57-58页 |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本文总结 | 第59页 |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