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一、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性研究 | 第9-11页 |
二、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本文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与方法 | 第19-29页 |
第一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内涵 | 第20-21页 |
一、协调与发展 | 第20页 |
二、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方法 | 第21-29页 |
一、评价流程 | 第21页 |
二、巴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三、层次分析法 | 第22-24页 |
四、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24-26页 |
五、灰色预测GM(1,1)模型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巴州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9-50页 |
第一节 巴州经济与环境概况 | 第29-32页 |
一、巴州经济概况 | 第29-30页 |
二、巴州环境概况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巴州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 | 第32-39页 |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32页 |
二、巴州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 的EKC 曲线拟合与检验 | 第32-33页 |
三、巴州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 的EKC 曲线拟合与检验 | 第33-35页 |
四、巴州工业固废排放量与人均GDP 的EKC 曲线拟合与检验 | 第35-36页 |
五、巴州环境污染指数与人均GDP 的EKC 曲线拟合与检验 | 第36-39页 |
六、结果与结论 | 第39页 |
第三节 经济增长要素对巴州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39-48页 |
一、经济规模变动对巴州环境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二、经济结构变动对巴州环境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三、技术进步对巴州环境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巴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 | 第50-69页 |
第一节 巴州经济与环境发展水平比较评价 | 第50-58页 |
一、巴州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分析 | 第50-53页 |
二、巴州环境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三、巴州经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巴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评价分析 | 第58-63页 |
一、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度比较分析 | 第58-60页 |
二、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比较分析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预测 | 第63-67页 |
一、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选择 | 第63-64页 |
二、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线性模型预测与分析 | 第64页 |
三、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灰色关联预测与分析 | 第64-66页 |
四、组合评价预测结果 | 第66-6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促进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69-75页 |
第一节 巴州经济与环境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 第69-70页 |
一、巴州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 第69页 |
二、巴州经济规模扩大的环境负效应显著 | 第69页 |
三、巴州工业化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 第69-70页 |
四、巴州环境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 第70页 |
第二节 促进巴州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70-75页 |
一、科学规划,为巴州绿色发展打好基础 | 第71页 |
二、加快巴州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 第71-72页 |
三、开发清洁能源,优化巴州能源结构 | 第72页 |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72-73页 |
五、完善巴州绿色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 第73-74页 |
六、加快技术进步 | 第74页 |
七、加强绿色宣传教育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