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1.乳腺癌研究进展概述 | 第10-11页 |
·流行病学概况 | 第10页 |
·基础研究 | 第10-11页 |
2.乳腺癌的病因 | 第11-15页 |
·遗传因素 | 第11-12页 |
·环境因素 | 第12-15页 |
3.乳腺普查与乳腺癌早期发现 | 第15-16页 |
·乳腺普查的推广原则 | 第15页 |
·乳腺 X 线检查——重要的早期发现方法 | 第15-16页 |
·乳腺导管内镜的临床应用 | 第16页 |
4.乳腺癌的诊断 | 第16-19页 |
·体格检查 | 第17页 |
·影像学检查 | 第17-18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8页 |
·病理组织学检查 | 第18-19页 |
5.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 第19-21页 |
·手术适应症 | 第19页 |
·手术禁忌症 | 第19-20页 |
·手术方式 | 第20-21页 |
6.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 | 第21-23页 |
·前哨淋巴结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 第22页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适应症 | 第22页 |
·前哨淋巴结活检方式 | 第22页 |
·注射方式 | 第22-23页 |
·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的因素 | 第23页 |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前景 | 第23页 |
7.乳腺癌的非手术治疗 | 第23-28页 |
·放射治疗 | 第23-24页 |
·化学治疗 | 第24-26页 |
·内分泌治疗 | 第26-28页 |
·靶向治疗 | 第28页 |
·免疫治疗 | 第28页 |
8.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8-32页 |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28-30页 |
·中医药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 | 第30页 |
·中医药与化学治疗联合应用 | 第30页 |
·中医药与外科联合治疗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 乳宁汤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 第32-57页 |
1.临床资料 | 第32-34页 |
·病例来源 | 第32页 |
·一般资料 | 第32-3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4-39页 |
·临床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 | 第34页 |
·TNM 分期法 | 第34页 |
·入组标准 | 第34-35页 |
·排除标准 | 第35页 |
·治疗方法 | 第35-36页 |
·观察指标及分级标准 | 第36-38页 |
·统计方法 | 第38-39页 |
3. 结果 | 第39-47页 |
·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情况 | 第39-41页 |
·患者化疗期间的肝功能测定(白蛋白、ALT) | 第41-43页 |
·患者化疗期间的呕吐情况及止呕药使用率 | 第43页 |
·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 第43-45页 |
·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 | 第45-46页 |
·乳宁汤的不良反应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56页 |
·乳宁汤的立法依据 | 第47-48页 |
·乳宁汤的方药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48-52页 |
·疗效总结与分析 | 第52-55页 |
·乳宁汤治疗展望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6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