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价值观的特征 | 第16页 |
·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不良倾向 | 第18-23页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18-21页 |
·多元化 | 第18-19页 |
·自我性 | 第19-20页 |
·现实化 | 第20页 |
·不稳定性 | 第20-21页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倾向 | 第21-23页 |
·重实用主义轻理想信念 | 第21页 |
·重功利主义轻道德品质 | 第21-22页 |
·重个人索取轻奉献意识 | 第22页 |
·重享乐主义轻奋斗精神 | 第22-23页 |
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 第23-32页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 第23-24页 |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第23页 |
·各高校切实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 第23-24页 |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 第24页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困境 | 第24-32页 |
·高校教育不足制约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展 | 第24-26页 |
·不良社会现象削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 | 第26-29页 |
·家庭教育偏差消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果 | 第29-30页 |
·自我教育缺失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脱节 | 第30-32页 |
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及对策 | 第32-45页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 第32-35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 第32-33页 |
·多样性和主导性相结合 | 第33页 |
·社会性和个体性相结合 | 第33-34页 |
·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 第34-35页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第35-45页 |
·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 | 第35-41页 |
·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 第41-43页 |
·重视家庭教育 | 第43-44页 |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开展自我教育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