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回归生命本体的大学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近年来我国高校中伤害生命事件日趋增多引发的沉重思考第10页
     ·教育本质的回归呼吁大学生命教育第10-11页
     ·个体生命拓展的实现有赖于大学生命教育的开展第11-12页
   ·生命教育研究的现状第12-16页
     ·国外生命教育研究概述第12-13页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概述第13-15页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问卷调查法第17页
     ·文献法第17-18页
第2章 大学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第18-30页
   ·生命的内涵第18-20页
     ·生命的本质第18-19页
     ·生命的特征第19-20页
   ·大学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第20-26页
     ·大学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大学生命教育的特征第21-23页
     ·大学生命教育的内容第23-26页
   ·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6-29页
     ·哲学中生命教育思想的积淀第26-28页
     ·心理学理论中生命教育理念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大学生生命认知与生命价值取向现状第30-53页
   ·调查方案设计第30-31页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第31-33页
     ·被调查者性别统计第31-32页
     ·年级和专业分布情况第32页
     ·独生子女分布情况第32-33页
   ·问卷调查分析及结果评析第33-45页
     ·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态度第33-34页
     ·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体验第34-37页
     ·大学生对死亡与自杀的认识与态度第37-42页
     ·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第42-44页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理解第44-45页
     ·调查结论第45页
   ·原因剖析第45-51页
     ·社会环境因素第46-47页
     ·学校教育因素第47-48页
     ·家庭教育因素第48-50页
     ·大学生自身因素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大学生命教育实施对策与建议第53-66页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校教育的生命情怀第53-54页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激发大学生生命潜能第54-59页
     ·生命教育课程的主要宗旨或目标——"促进生命完整发展"第55页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第55-57页
     ·生命教育课程的类型——实现个性化第57-58页
     ·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促进生命发展"第58-59页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生命情感第59-60页
   ·加强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对大学生生命关怀第60-62页
     ·树立现代健康观,关注大学生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健康第60-61页
     ·立足本民族文化,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蕴涵,为大学生"生命意义"的培育开辟沃土第61页
     ·构建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第61-62页
   ·改革与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形成大学生命教育网络第62页
   ·深入日常生活实践,回归生命体验本源第62-63页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综合教育体系,营造生命教育良好环境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J2EE的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