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死亡赔偿金法律制度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本文创新第16-17页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制度概述第17-20页
    2.1 死亡赔偿金的界定第17-18页
        2.1.1 死亡赔偿金的定义第17页
        2.1.2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第17-18页
    2.2 死亡赔偿金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关系第18-20页
        2.2.1 当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第18页
        2.2.2 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关系第18-20页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0-26页
    3.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3.1.1 立法问题第20页
        3.1.2 司法问题第20-21页
        3.1.3 同命不同价问题第21-22页
        3.1.4 执行问题第22-23页
    3.2 死亡赔偿金制度在司法实践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3-26页
        3.2.1 历史原因第23页
        3.2.2 观念原因第23-24页
        3.2.3 立法原因第24页
        3.2.4 社会原因第24-26页
4 国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比较与借鉴第26-30页
    4.1 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第26-28页
        4.1.1 德国相关制度的法律规定第26页
        4.1.2 美国相关制度的法律规定第26-27页
        4.1.3 日本相关制度的法律规定第27-28页
    4.2 国外相关制度的借鉴第28-30页
        4.2.1 关于司法救济制度的资金来源第28页
        4.2.2 关于司法救济制度的补偿对象、范围与补偿程序第28-30页
5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第30-37页
    5.1 重塑立法取向第30-31页
        5.1.1 转变传统对死亡赔偿金的某些错误观念第30页
        5.1.2 明确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性质第30-31页
        5.1.3 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第31页
    5.2 完善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与范围第31-32页
        5.2.1 遵循同命同价原则第31页
        5.2.2 设置最低限额第31-32页
        5.2.3 扩大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范围第32页
    5.3 建立健全执行体系第32-37页
        5.3.1 建立“赔偿公积金”制度第33-34页
        5.3.2 建立国家先行赔付机制第34-35页
        5.3.3 构建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后记第40-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平台购物合同主体的义务与责任研究
下一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对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