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水质评价论文

基于雨水不同处理技术的水质安全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雨水资源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雨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第10-11页
        1.2.2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第11-12页
    1.3 水质评价方法第12-13页
        1.3.1 基于常规指标的水质评价方法第12页
        1.3.2 基于生物毒性的水质评价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3-16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16-24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16-17页
        2.1.1 仪器第16-17页
        2.1.2 试剂第17页
    2.2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第17-20页
    2.3 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第20-24页
        2.3.1 生物急性毒性第21-22页
        2.3.2 生物遗传毒性第22-24页
第三章 雨水水质分析第24-52页
    3.1 样品采集第24-26页
    3.2 不同雨水处理技术第26-29页
        3.2.1 人工湖A第26-27页
        3.2.2 人工湖B第27-28页
        3.2.3 绿色屋顶C第28-29页
    3.3 常规指标分析第29-38页
        3.3.1 人工湖A第29-32页
        3.3.2 人工湖B第32-34页
        3.3.3 绿色屋顶C第34-38页
    3.4 生物毒性分析第38-51页
        3.4.1 发光菌急性毒性第38-45页
        3.4.2 SOS/umu遗传毒性第45-51页
    3.5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雨水水质安全评价第52-61页
    4.1 水质综合指数法第52-55页
        4.1.1 概述第52-53页
        4.1.2 评价结果第53-55页
    4.2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第55-59页
        4.2.1 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不足第55-56页
        4.2.2 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第56-57页
        4.2.3 评价结果第57-59页
    4.3 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驱动因子分解及预测研究
下一篇:复杂环境基体中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