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骨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1 骨的成分及结构 | 第11-12页 |
1.2.2 骨的生物电活性 | 第12页 |
1.3 骨修复材料的仿生设计 | 第12-14页 |
1.3.1 成分仿生 | 第12-13页 |
1.3.2 电活性仿生 | 第13-14页 |
1.3.3 结构仿生 | 第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5-17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实验方案 | 第17-29页 |
2.1 原料及设备 | 第17-18页 |
2.2 实验工艺 | 第18页 |
2.3 HA/BaTiO_3复合生物压电陶瓷的制备 | 第18-21页 |
2.3.1 浆料的配制 | 第18-20页 |
2.3.2 注浆成型 | 第20页 |
2.3.3 烧结 | 第20-21页 |
2.3.4 上电极 | 第21页 |
2.3.5 极化 | 第21页 |
2.4 仿生结构HA/BaTiO_3多孔骨植入材料的制备 | 第21-24页 |
2.4.1 浆料的配制 | 第21-22页 |
2.4.2 支架的制备 | 第22-24页 |
2.5 材料学测试与表征 | 第24-26页 |
2.5.1 烧结收缩率 | 第24页 |
2.5.2 体积密度 | 第24-25页 |
2.5.3 孔隙率 | 第25页 |
2.5.4 抗压强度 | 第25页 |
2.5.5 压电常数 | 第25-26页 |
2.5.6 物相组成 | 第26页 |
2.5.7 表面形貌 | 第26页 |
2.6 生物实验 | 第26-29页 |
2.6.1 动态加载体外生物培养装置 | 第26页 |
2.6.2 原代成骨细胞培养 | 第26-27页 |
2.6.3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 第27页 |
2.6.4 细胞活性检测 | 第27-28页 |
2.6.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28页 |
2.6.6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第28-29页 |
3 HA/BaTiO_3复合生物压电陶瓷 | 第29-51页 |
3.1 注浆成型工艺优化 | 第29-31页 |
3.1.1 温度和气氛对干燥效果的影响 | 第29页 |
3.1.2 浆料固含量及粘合剂比例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 烧结工艺优化 | 第31-32页 |
3.3 极化工艺对HA/BaTiO_3复合生物压电陶瓷d33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1 极化时间对压电常数d33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极化电场强度对压电常数d33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极化温度对压电常数d33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4 极化工艺优化 | 第35-36页 |
3.4 HA/BaTiO_3复合陶瓷的物理性能 | 第36-40页 |
3.4.1 BaTiO_3添加量对HA/BaTiO_3复合陶瓷收缩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BaTiO_3添加量对HA/BaTiO_3复合陶瓷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BaTiO_3添加量对HA/BaTiO_3复合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4 表面形貌 | 第39页 |
3.4.5 物相组成 | 第39-40页 |
3.5 不加载条件下生物实验 | 第40-45页 |
3.5.1 类骨磷灰石沉积 | 第40-42页 |
3.5.2 细胞活性 | 第42-43页 |
3.5.3 细胞形态 | 第43-45页 |
3.5.4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第45页 |
3.6 加载条件下生物实验 | 第45-51页 |
3.6.1 类骨磷灰石沉积 | 第45-46页 |
3.6.2 细胞活性 | 第46-47页 |
3.6.3 细胞形态 | 第47-48页 |
3.6.4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第48-51页 |
4 仿生结构HA/BaTiO_3多孔骨植入材料 | 第51-57页 |
4.1 仿生结构陶瓷的设计 | 第51页 |
4.2 固含量对孔隙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内外层结合界面融化再结晶现象分析 | 第52-53页 |
4.4 抗压强度 | 第53-54页 |
4.5 形貌观察 | 第54-55页 |
4.6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 第55-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