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中国丽蚌属线粒体基因组与系统发育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18页
    1.1 概述第7-8页
    1.2 淡水蚌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第8-11页
    1.3 线粒体的研究概况第11-13页
        1.3.1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第11页
        1.3.2 线粒体基因重排和系统发育关系第11-12页
        1.3.3 双壳类线粒体的双单亲遗传现象第12-13页
    1.4 系统发生关系与系统发育树第13-14页
    1.5 丽蚌属的种类和分布第14-17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样品的采集第18-19页
    2.2 样本鉴定与处理第19页
        2.2.1 样本鉴定第19页
    2.3 本实验所用主要试剂以及仪器第19-20页
        2.3.1 实验主要试剂第19页
        2.3.2 实验主要仪器第19-20页
    2.4 方法第20-22页
        2.4.1 性别鉴定与取样第20页
        2.4.2 总DNA的提取与保存第20-21页
        2.4.3 线粒体基因短片段的PCR反应第21页
        2.4.4 长片段引物设计和LA-PCR反应第21-22页
    2.5 数据处理第22-29页
        2.5.1 序列拼接与线粒体基因组注释第22页
        2.5.2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第22-23页
        2.5.3 丽蚌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第23-26页
        2.5.4 基于分子标记ND1和16SrRNA丽蚌属系统发育分析第26-29页
第3章 丽蚌属线粒体的基因组特征第29-49页
    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29-37页
    3.2 背瘤丽蚌父系与母系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第37-38页
    3.3 转运RNA与核糖体RNA基因第38-40页
    3.4 蛋白编码基因特征第40-44页
        3.4.1 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比较第43-44页
    3.5 非编码区和控制区第44-45页
    3.6 线粒体基因排列模式第45-49页
第4章 丽蚌属的系统发育分析第49-69页
    4.1 基于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第49-56页
    4.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第56-59页
    4.3 基于分子标记COX1、16s和ND1的丽蚌属的系统发育及物种鉴定第59-69页
        4.3.1 基于ND1序列的丽蚌属系统发育第59-61页
        4.3.2 基于16SrRNA与ND1基因联合数据集的丽蚌属系统发育研究第61-64页
        4.3.3 基于COX1、16SrRNA和ND1对洞穴丽蚌的分析第64-69页
第5章 结论和展望第69-70页
    5.1 主要结论第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云存储架构优化配置研究--以NetApp云存储产品解决方案为例
下一篇: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的三维定量分析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