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中文电子病历信息抽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页
    1.4 论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整体架构设计第20-24页
    2.1 需求分析第20-21页
        2.1.1 功能需求第20页
        2.1.2 性能需求第20-21页
    2.2 系统整体架构第21-23页
        2.2.1 MVC设计模式第21-22页
        2.2.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第22-23页
    2.3 可行性分析第23页
        2.3.1 技术可行性第23页
        2.3.2 经济可行性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存储端:“三级缓存”结构的存储体系第24-47页
    3.1 主要工具和技术第24-28页
        3.1.1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第24页
        3.1.2 MySQL数据库与Redis缓存第24-25页
        3.1.3 分布式配置和集群管理工具ZooKeeper第25页
        3.1.4 分布式数据库HBase第25-27页
        3.1.5 数据传输工具Sqoop第27-28页
    3.2 存储结构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28-31页
    3.3 “三级缓存”存储体系的特点和优势第31-32页
    3.4 数据库与数据表的详细设计第32-35页
    3.5 HBase性能优化第35-37页
    3.6 存储端性能测试第37-46页
        3.6.1 MySQL与Redis+MySQL性能对比压力测试第37-41页
        3.6.2 MySQL集群与HBase性能对比测试第41-43页
        3.6.3 HBase性能优化对比测试第43-44页
        3.6.4 MySQL+Sqoop+HBase与Pheonix+HBase性能对比测试第44-46页
        3.6.5 存储端测试总结第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接口层:基于RESTful的http服务第47-58页
    4.1 主要工具和技术第47-50页
        4.1.1 http协议第47-48页
        4.1.2 RESTful与RPC第48-50页
        4.1.3 flask和django框架第50页
    4.2 接口层的详细设计第50-52页
    4.3 接口层性能测试第52-57页
        4.3.1 接口服务调用测试第52-53页
        4.3.2 NLP信息抽取服务的接口调用测试第53-54页
        4.3.3 NLP服务请求接口与远程登录脚本性能与稳定性对比压力测试第54-55页
        4.3.4 数据库访问请求接口与远程登录脚本性能对比压力测试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服务端:基于Hadoop的分布式信息抽取第58-67页
    5.1 分布式计算的利器Hadoop第58-60页
    5.2 服务端整体流程第60-61页
    5.3 Hadoop性能优化第61-64页
        5.3.1 Hadoop的“长尾问题”第61-62页
        5.3.2 长尾task识别算法第62-64页
    5.4 Hadoop性能对比压力测试第64-66页
        5.4.1 Hadoop与单机执行信息抽取任务性能对比测试第64-65页
        5.4.2 长尾task识别算法优化后的Hadoop性能测试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NLP模型与医学词典、标注语料库的构建第67-76页
    6.1 相关技术介绍第67-68页
        6.1.1 长短记忆LSTM第67-68页
        6.1.2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Bi-LSTM第68页
        6.1.3 CRF第68页
    6.2 基于BI-LSTM的MI BI-LSTM+CRF模型第68-71页
    6.3 医学词典、标注语料库的构建第71-73页
    6.4 NLP算法模型对比测试第73-75页
        6.4.1 测试方案第73页
        6.4.2 测试指标第73-74页
        6.4.3 测试结果第74页
        6.4.4 测试结论第74-75页
    6.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9页
    7.1 全文总结第76-77页
    7.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缩感知新模型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校园用户时空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