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离子交换剂论文

新型聚合物离子交换剂的设计、制备以及其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简介第15-27页
        1.1.1 硅胶基质离子交换剂第16-19页
        1.1.2 有机聚合物基质离子交换剂第19-27页
    1.2 离子交换固定相最新进展第27-34页
        1.2.1 超支化离子交换剂第27-29页
        1.2.2 新型支化大分子离子交换剂第29-31页
        1.2.3 多孔石墨碳型离子交换剂第31-32页
        1.2.4 毛细管式离子交换剂第32-34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依据及主要内容第34-36页
第2章 石墨烯涂覆超支化阴离子交换剂第36-57页
    2.1 引言第36-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43页
        2.2.1 主要试剂和材料第37-38页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8页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8-39页
        2.2.4 单分散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39-40页
        2.2.5 石墨烯涂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制备第40-41页
        2.2.6 石墨烯涂覆超支化阴离子交换剂的制备第41-43页
        2.2.7 色谱柱装填及交换容量的测定第4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3-56页
        2.3.1 “蒸发-还原”法的原理第43-44页
        2.3.2 固定相表征第44-47页
        2.3.3 碳载量的优化第47-49页
        2.3.4 阴离子交换容量和接枝效率第49-50页
        2.3.5 色谱性能评价第50-55页
        2.3.6 固定相稳定性评价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基于“巯基-烯”点击修饰的超支化阴离子交换剂第57-76页
    3.1 引言第57-59页
    3.2 实验部分第59-64页
        3.2.1 主要试剂和材料第59-61页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61页
        3.2.3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61页
        3.2.4 胺化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61-62页
        3.2.5 超支化阴离子交换剂的制备第62页
        3.2.6 色谱柱装填及交换容量的测定第62-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3.3.1 胺化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原理及检验第64-65页
        3.3.2 胺化聚合物微球的表征第65页
        3.3.3 色谱性能评价第65-73页
        3.3.4 固定相稳定性评价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一步修饰”线性季铵型聚电解质阴离子交换剂第76-101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实验部分第77-82页
        4.2.1 主要试剂和材料第77-78页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78页
        4.2.3 单分散乙基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78-79页
        4.2.4 胺化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79页
        4.2.5 线性季铵型聚电解质阴离子交换剂的制备第79-81页
        4.2.6 色谱柱装填及交换容量的测定第81-8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2-100页
        4.3.1 固定相表征及功能基链长的估算第82-84页
        4.3.2 低离子强度下的溶胀效应第84-87页
        4.3.3 色谱性能评价第87-98页
        4.3.4 方法重复性评价第98页
        4.3.5 固定相稳定性评价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基于“巯基-烯”聚合修饰的阳离子交换剂第101-113页
    5.1 引言第101-102页
    5.2 实验部分第102-105页
        5.2.1 主要试剂和材料第102页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02-103页
        5.2.3 单分散乙基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103页
        5.2.4 阳离子交换剂的“巯基-烯”聚合修饰第103-104页
        5.2.5 色谱柱装填第104-10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5-112页
        5.3.1 固定相表征及阳离子交换容量的估算第105-106页
        5.3.2 色谱性能评价第106-110页
        5.3.3 固定相稳定性评价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总结与展望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铋层状钙钛矿氧化物单晶纳米片的水热合成及多铁性能研究
下一篇:管道内障碍物对氢—空气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