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2.1 生命意义感 | 第15-21页 |
2.1.1 生命意义感的概念 | 第15-17页 |
2.1.2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 第17-18页 |
2.1.3 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2.2 生命意义寻求 | 第21-23页 |
2.2.1 生命意义寻求的概念与测量 | 第21-22页 |
2.2.2 生命意义寻求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第22-23页 |
2.3 自我反思 | 第23-28页 |
2.3.1 自我反思的概念 | 第23-25页 |
2.3.2 自我反思的测量 | 第25-26页 |
2.3.3 自我反思的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2.4 自我反思与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的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30-33页 |
3.1 以往研究不足与问题提出 | 第30-31页 |
3.2 研究构思 | 第31-33页 |
3.2.1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4 研究一:自我反思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介模型 | 第33-4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4.3.1 样本 | 第34页 |
4.3.2 工具 | 第34-35页 |
4.3.3 施测程序 | 第35页 |
4.3.4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4.4 结果 | 第35-38页 |
4.4.1 共同方法偏差 | 第35页 |
4.4.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4.4.3 中介效应分析 | 第36-38页 |
4.5 讨论 | 第38-41页 |
5 研究二:自我反思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追踪研究 | 第41-50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5.3.1 样本 | 第41-42页 |
5.3.2 工具 | 第42页 |
5.3.3 施测程序 | 第42-43页 |
5.3.4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5.4 结果 | 第43-48页 |
5.4.1 共同方法偏差 | 第43页 |
5.4.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5.4.3 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5.4.4 纵向简单中介 | 第47-48页 |
5.5 讨论 | 第48-50页 |
6 研究三:自我反思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实验研究 | 第50-57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50页 |
6.2 研究假设 | 第50页 |
6.3 研究方法 | 第50-53页 |
6.3.1 被试 | 第50-51页 |
6.3.2 设计 | 第51页 |
6.3.3 材料 | 第51-52页 |
6.3.4 程序 | 第52-53页 |
6.3.5 数据处理 | 第53页 |
6.4 结果 | 第53-55页 |
6.4.1 自我反思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 第53页 |
6.4.2 差异检验 | 第53-54页 |
6.4.3 中介效应检验 | 第54-55页 |
6.5 讨论 | 第55-57页 |
7 总讨论 | 第57-61页 |
7.1 自我反思促进生命意义感 | 第57-59页 |
7.2 寻求价值的中介作用 | 第59-61页 |
8 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9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