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疏气与疏液关系研究和其在电催化析气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电解水制氢研究意义第8页
        1.1.1 能源的现状第8页
        1.1.2 氢能概述第8页
    1.2 氢气的制备第8-9页
    1.3 电解水电化学基本理论第9-11页
        1.3.1 电解水电化学第9页
        1.3.2 析氢反应机理第9-10页
        1.3.3 析氧反应原理第10-11页
    1.4 析氢电极材料的研究第11-13页
        1.4.1 酸性条件下析氢第11-12页
        1.4.2 碱性条件下析氢第12页
        1.4.3 中性条件下析氢催化剂第12页
        1.4.4 适用于宽pH范围的催化剂第12-13页
    1.5 水分解第13页
    1.6 超疏气电极第13-14页
    1.7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4-16页
        1.7.1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7.2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5-16页
2 实验用品及表征方法第16-22页
    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16-17页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7页
    2.3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第17-18页
        2.3.1 X射线晶体衍射法(XRD)第17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17-18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18页
    2.4 接触角测试第18页
    2.5 电化学测试第18-22页
3 疏气与疏液关系的研究第22-31页
    3.1 疏气与疏液的关系理论推导第22-25页
        3.1.1 理想的光滑表面上疏气与疏液的关系理论推导第22-24页
        3.1.2 一般表面的疏气与疏液的关系理论推导第24-25页
    3.2 试验证明第25-30页
        3.2.1 测试接触角的试验步骤第25-26页
        3.2.2 液体接触角在一定范围其表面具有超疏气的性质第26-28页
        3.2.3 互补关系的证明第28-29页
        3.2.4 空气中超疏液与液下超疏气的关系证明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Cu-Co-Mo-O复合材料析氢析氧双功能的研究第31-49页
    4.1 合成铜钴钼氧化物Cu-Co-Mo-O制备方法第32页
    4.2 Cu-Co-Mo-O复合材料结构与表征第32-36页
    4.3 Cu-Co-Mo-O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6-47页
        4.3.1 选择合适的金属盐配置电沉积液第36-37页
        4.3.2 电沉积温度对Cu-Co-Mo氧化物析氢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4.3.3 其他一些因素Cu-Co-Mo氧化物酸性析氢稳定性的影响第38-40页
        4.3.4 碱性条件下的Cu-Co-Mo氧化物析氢性能第40-43页
        4.3.5 Cu-Co-Mo-O复合物的析氧性能第43-44页
        4.3.6 Cu-Co-Mo-O复合物的全水解性能第44-45页
        4.3.7 全水解双功能催化剂性能对比第45页
        4.3.8 不同过程中样品的疏气性能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减量法调控超临界催化裂解ZSM-5/MCM-41复合分子筛酸性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燃料电池电堆的远程监控终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