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2.1 健康和健康不公平 | 第11-13页 |
| 1.2.2 社会经济地位 | 第13-15页 |
| 1.2.3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水平的关系 | 第15-16页 |
| 1.2.4 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 | 第16-19页 |
| 1.3 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9页 |
| 1.4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19-20页 |
| 1.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20页 |
| 1.5 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 第2章 研究方案 | 第21-30页 |
| 2.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 2.2.1 实证我国健康不公平状况 | 第21页 |
| 2.2.2 提出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水平作用机制模型 | 第21-23页 |
| 2.2.3 模型的验证、评价、修改及完善 | 第23-24页 |
| 2.2.4 提出提高健康水平及改善健康公平的政策建议 | 第24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24-29页 |
| 2.3.1 资料来源 | 第24页 |
| 2.3.2 变量的测量 | 第24-27页 |
| 2.3.3 文献研究法 | 第27页 |
| 2.3.4 标准化集中指数法 | 第27-28页 |
| 2.3.5 结构方程模型 | 第28-29页 |
| 2.4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 第3章 研究结果 | 第30-50页 |
| 3.1 基本情况描述 | 第30-32页 |
| 3.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30页 |
| 3.1.2 变量情况描述 | 第30-32页 |
| 3.2 我国居民健康不公平状况 | 第32页 |
| 3.3 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 | 第32-39页 |
| 3.3.1 社会经济地位对总体健康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 | 第33-35页 |
| 3.3.2 社会经济地位对生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 | 第35-37页 |
| 3.3.3 社会经济地位对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 | 第37-39页 |
| 3.4 年龄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39-50页 |
| 3.4.1 年龄在总体健康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2页 |
| 3.4.2 年龄在生理健康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2-45页 |
| 3.4.3 年龄在心理健康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5-50页 |
| 第4章 讨论与建议 | 第50-53页 |
| 4.1 提高健康水平及改善健康公平的建议 | 第50-52页 |
| 4.1.1 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入手 | 第50页 |
| 4.1.2 应注意改善居民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 第50-51页 |
| 4.1.3 保健设施是保障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公平的重要屏障 | 第51页 |
| 4.1.4 根源在于改善居民社会经济地位 | 第51-52页 |
| 4.1.5 不同年龄群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 第52页 |
| 4.2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