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便携照明灯工业及结构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来源 | 第19-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1.2 课题的来源 | 第19-20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21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课题分析及设计要求 | 第23-27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课题分析 | 第23-24页 |
2.3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设计要求分析 | 第24-26页 |
2.3.1 主要指标要求 | 第24页 |
2.3.2 电池设计要求 | 第24-25页 |
2.3.3 灯体设计要求 | 第25页 |
2.3.4 其他要求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工业设计 | 第27-4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便携照明灯的市场调研 | 第27-29页 |
3.2.1 调研的范围及对象 | 第27页 |
3.2.2 调研流程安排及方式 | 第27-28页 |
3.2.3 调研的内容及目的 | 第28页 |
3.2.4 调研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3.3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造型感性语义的产生 | 第29-34页 |
3.3.1 产品意象造型法的应用分析 | 第29-30页 |
3.3.2 意象词汇收集及整理 | 第30-31页 |
3.3.3 基于SD法二次筛选 | 第31-33页 |
3.3.4 意象看板的生成 | 第33-34页 |
3.4 设计定位 | 第34-35页 |
3.4.1 中心思想的确立 | 第34页 |
3.4.2 关键词的归纳 | 第34-35页 |
3.4.3 元素的寻找与提炼 | 第35页 |
3.5 设计阶段 | 第35-38页 |
3.5.1 构思草图的绘制 | 第35-36页 |
3.5.2 方案效果图的绘制 | 第36-37页 |
3.5.3 方案定性评价 | 第37-38页 |
3.6 最优方案的确立 | 第38-42页 |
3.6.1 造型方案的目标意象得分 | 第38-39页 |
3.6.2 基于AHP法确定意象权重 | 第39-41页 |
3.6.3 基于TOPSIS方法排序造型方案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结构设计 | 第43-63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人机工效学综述 | 第43页 |
4.3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把手的设计 | 第43-51页 |
4.3.1 手的生理结构 | 第43-45页 |
4.3.2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把手的人机工效分析 | 第45-46页 |
4.3.3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把手的设计要素分析 | 第46-48页 |
4.3.4 方案设计 | 第48-51页 |
4.4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旋钮设计 | 第51-53页 |
4.4.1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旋钮设计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4.4.2 设计方案及评定 | 第52-53页 |
4.5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锁紧结构设计 | 第53-61页 |
4.5.1 方案一 | 第53-54页 |
4.5.2 方案一的延伸方案 | 第54页 |
4.5.3 方案二 | 第54-57页 |
4.5.4 方案二的延伸方案 | 第57-58页 |
4.5.5 方案三 | 第58-61页 |
4.5.6 方案评定及筛选 | 第61页 |
4.6 LED灯布局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 第61-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设计符合性分析及仿真分析 | 第63-73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设计符合性分析 | 第63-65页 |
5.3 材料参数的选择及零部件清单 | 第65-66页 |
5.4 连接接插件受力仿真 | 第66-69页 |
5.5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整机受力仿真 | 第69-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色彩设计与分析 | 第73-101页 |
6.1 引言 | 第73页 |
6.2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色彩意象的产生 | 第73-75页 |
6.2.1 色彩意象的收集 | 第73-74页 |
6.2.2 基于Delphi法的定性分析 | 第74-75页 |
6.3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单一色设计 | 第75-81页 |
6.3.1 配色样本的制作 | 第75页 |
6.3.2 色彩意象实验 | 第75-76页 |
6.3.3 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 第76-80页 |
6.3.4 色彩初步方案的确立 | 第80-81页 |
6.4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单色方案筛选 | 第81-85页 |
6.4.1 模糊层次分析理论 | 第81-82页 |
6.4.2 FAHP模型的建立 | 第82-84页 |
6.4.3 配色方案分数向量的计算 | 第84页 |
6.4.4 最优配色的求解 | 第84-85页 |
6.5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A类两色设计 | 第85-92页 |
6.5.1 灰色理论 | 第85-86页 |
6.5.2 基于聚类分析构建色彩样本 | 第86-89页 |
6.5.3 基于灰色关联量化色彩样本 | 第89-90页 |
6.5.4 基于灰色聚类评估配色意象 | 第90-92页 |
6.6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B类两色设计 | 第92-97页 |
6.6.1 基于KJ法分类色彩样本 | 第92-93页 |
6.6.2 色彩数据库的构建及色彩模型预测 | 第93-97页 |
6.7 航天员便携照明灯两色方案优化 | 第97-9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7.1 总结 | 第101-102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02页 |
7.3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