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智能材料论文

超磁致伸缩泵动力学建模及性能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5页
        1.1.1 微流体系统概述第10-11页
        1.1.2 微阀与微泵第11-15页
    1.2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第15-19页
        1.2.1 超磁致伸缩材料第15-16页
        1.2.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优点第16页
        1.2.3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第16-19页
    1.3 超磁致伸缩泵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1.3.1 国外GMP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2 国内GMP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3 GMP内部流阻、气泡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4-27页
        1.4.1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超磁致伸缩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第27-42页
    2.1 GMP结构及工作过程第27-28页
    2.2 GMP的结构设计第28-41页
        2.2.1 设计要求第28-29页
        2.2.2 GMM棒选材与尺寸设计第29-32页
        2.2.3 驱动线圈设计第32-36页
        2.2.4 预压力设计第36-37页
        2.2.5 冷却系统设计第37-38页
        2.2.6 泵腔高度设计第38-39页
        2.2.7 单向阀设计第39-41页
        2.2.8 密封设计第41页
    2.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超磁致伸缩泵动力学建模及阀片优化第42-60页
    3.1 超磁致伸缩泵动力学模型第42-47页
        3.1.1 静态模型第42-44页
        3.1.2 动态模型第44-47页
    3.2 GMP动态仿真分析第47-52页
    3.3 悬臂梁单向阀动态特性第52-59页
        3.3.1 悬臂梁单向阀静态模型第52-53页
        3.3.2 悬臂梁单向阀动态模型第53-54页
        3.3.3 悬臂梁单向阀的流固耦合分析第54-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超磁致伸缩泵流阻特性分析第60-82页
    4.1 流体的粘性第60-61页
    4.2 一元流动基本方程第61-65页
        4.2.1 连续性方程第62-63页
        4.2.2 伯努利方程第63-64页
        4.2.3 动量方程第64-65页
    4.3 沿程水头损失第65-69页
        4.3.1 流动水头损失第65-66页
        4.3.2 均匀流方程第66-68页
        4.3.3 圆管中的沿程水头损失第68-69页
        4.3.4 非圆管中的沿程水头损失第69页
    4.4 局部水头损失第69-71页
    4.5 关键部位流场仿真分析第71-81页
        4.5.1 泵腔高度的影响第71-74页
        4.5.2 进出口管位置的影响第74-76页
        4.5.3 进出口管大小的影响第76-78页
        4.5.4 倒角形状的影响第78-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气泡对超超致伸缩泵性能的影响第82-94页
    5.1 气泡的影响机理第82-84页
        5.1.1 气泡的产生原因第82页
        5.1.2 气液混合物的等效体积模量第82-84页
    5.2 气泡对GMP输出特性的影响第84-86页
        5.2.1 气泡对输出流量的影响第85页
        5.2.2 气泡对输出压力的影响第85-86页
    5.3 气泡对泵工作频率的影响第86-88页
    5.4 气泡对悬臂梁阀片运动的影响第88-89页
    5.5 减少腔内气泡的方法第89-93页
        5.5.1 抑制气泡的产生第90页
        5.5.2 提高气泡的排出能力第90-93页
    5.6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6.1 全文总结第94-95页
    6.2 研究展望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集排式大豆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