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套索传动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

致谢第9-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22-4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22-24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22-23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23-24页
    1.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研究发展综述第24-33页
        1.2.1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分类第24-26页
        1.2.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国外研究现状第26-29页
        1.2.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第29-32页
        1.2.4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难点解析第32-33页
    1.3 套索传动系统研究综述第33-35页
    1.4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关键技术综述第35-3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8-41页
第2章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设计第41-60页
    2.1 引言第41页
    2.2 人体上肢分析及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设计要求第41-45页
        2.2.1 人体上肢关节结构及运动学分析第41-43页
        2.2.2 人体上肢肌肉与关节运动对应关系第43-44页
        2.2.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设计要求第44-45页
    2.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第45-56页
        2.3.1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肩关节设计第46-49页
        2.3.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肘关节设计第49-53页
        2.3.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腕关节设计第53页
        2.3.4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套索传动结构设计第53-54页
        2.3.5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钢丝绳预紧器、张紧轮、拉紧器设计第54-56页
    2.4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硬件系统及传感系统第56-57页
    2.5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57-59页
    2.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3章 人体关节角度运动信号预测研究第60-70页
    3.1 引言第60页
    3.2 自适应多振荡器线性组合器预测算法第60-61页
    3.3 自适应多振荡器线性组合器预测算法初始条件和参数取值第61-64页
    3.4 自适应多振荡器线性组合器预测算法实验验证第64-69页
    3.5 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体关节角度估计研究第70-93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灰色特征加权支持向量机算法第70-74页
        4.2.1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信号提取第70-71页
        4.2.2 灰色关联度第71-72页
        4.2.3 灰色特征加权支持向量机第72-74页
    4.3 灰色特征加权支持向量机算法验证实验第74-80页
        4.3.1 实验介绍第74-76页
        4.3.2 实验结果第76-80页
    4.4 时延多特征随机森林算法第80-84页
        4.4.1 时延特征第80-81页
        4.4.2 随机森林第81页
        4.4.3 时延多特征随机森林算法第81-84页
    4.5 时延多特征随机森林算法验证实验第84-92页
        4.5.1 实验介绍第84-85页
        4.5.2 实验结果第85-92页
    4.6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第93-111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PI+迟滞补偿位置控制算法第93-96页
        5.2.1 迟滞特性分析第93-94页
        5.2.2 控制算法第94-96页
    5.3 PI+迟滞补偿控制实验第96-98页
    5.4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积分时延信号的比例肌电控制算法第98-104页
        5.4.1 表面肌电信号调节模块第99-100页
        5.4.2 表面肌电信号处理过程第100-101页
        5.4.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第101-102页
        5.4.4 最优参数选取第102-104页
    5.5 比例肌电控制实验第104-110页
        5.5.1 运动意图识别能力实验结果第105-108页
        5.5.2 运动辅助效果实验结果第108-110页
    5.6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实验研究第111-128页
    6.1 引言第111页
    6.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动作辅助效果评价实验第111-117页
        6.2.1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动作辅助效果评价实验方法第111-114页
        6.2.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运动辅助效果评价实验结果第114-117页
    6.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被动康复训练/动作辅助实验第117-122页
        6.3.1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被动康复训练/动作辅助实验方法第117-120页
        6.3.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被动康复训练/动作辅助实验结果第120-122页
    6.4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主动运动辅助实验第122-127页
        6.4.1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主动运动辅助实验方法第122-125页
        6.4.2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主动运动辅助实验结果第125-127页
    6.5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8-130页
    7.1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28页
    7.2 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出标准模型唯象学:希格斯粒子,超对称及暗物质
下一篇:系统旋转对壁湍流流动结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