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一、数字经济的相关概述 | 第17-23页 |
(一) 数字经济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 数字经济引起的新商业模式 | 第18-22页 |
(三) 数字经济的特征 | 第22-23页 |
二、税收管辖权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 传统税收管辖权划分标准 | 第23-25页 |
(二) 常设机构概念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数字经济环境下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问题 | 第27-33页 |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问题 | 第27-28页 |
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 所得分类标准模糊化 | 第28-29页 |
(二) 常设机构原则难以适用 | 第29-30页 |
三、独立交易原则难以适用 | 第30-31页 |
四、数字经济引发的税收管辖权问题——基于R公司的案例分析 | 第31-33页 |
(一) 公司基本情况 | 第31页 |
(二) R公司税收管辖权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管辖权划分问题的国际探索 | 第33-40页 |
一、OECD针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管辖权方案 | 第33-34页 |
(一) 对常设机构范围的修改及解释 | 第33页 |
(二) 对所得分类问题的明确 | 第33-34页 |
二、OECD针对数字经济的税收管辖权方案 | 第34-37页 |
(一) 修订常设机构的例外条款 | 第34-35页 |
(二) 基于“显著经济存在”创设新的经济关联度 | 第35页 |
(三) 引入“衡平税” | 第35页 |
(四) 对数字化交易征收预提税 | 第35-36页 |
(五) 对各个方案的总结分析 | 第36-37页 |
三、国外相关国家或地区应对数字经济税收管辖权问题的措施 | 第37-39页 |
(一) 法国数字经济报告 | 第37-38页 |
(二) 英国提出征收转移利润税 | 第38页 |
(三) 印度开征衡平税 | 第38页 |
(四) 欧盟数字税方案 | 第38-39页 |
四、国际经验总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应对数字经济税收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0-46页 |
一、理性借鉴BEPS行动计划 | 第40-41页 |
二、完善税收协定中常设机构判定机制 | 第41-42页 |
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第42-43页 |
(一) 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 | 第42-43页 |
(二) 提升国际话语权 | 第43页 |
四、强化国内税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43页 |
五、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税收体制的完善 | 第43-46页 |
(一) 区块链概述 | 第44页 |
(二) 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税收征管实践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