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的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3 总体评价第17页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框架第18-19页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第19-20页
        1.4.1 主要内容第19页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第2章 融资效率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第20-2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2.1.1 效率理论及概念界定第20页
        2.1.2 融资效率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2.2 融资理论概述第21-23页
        2.2.1 传统融资理论第21-22页
        2.2.2 现代融资理论第22页
        2.2.3 新融资理论第22-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的融资现状第24-31页
    3.1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现状第24-28页
        3.1.1 挂牌企业分布第24-25页
        3.1.2 可供挂牌企业选择的融资业务种类第25-27页
        3.1.3 企业申请挂牌的要求第27页
        3.1.4 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第27-28页
    3.2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3.2.1 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低,投资者保护不到位第28-29页
        3.2.2 股权交易中心创新能力不足,融资产品较为单一第29页
        3.2.3 股权融资意识淡薄,管理者能力有限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第31-45页
    4.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简介第31-33页
        4.1.1 CCR模型简介及有效性判定第31-32页
        4.1.2 BCC模型简介及有效性判定第32-33页
    4.2 样本数据选择与处理第33-37页
        4.2.1 样本数据选择第33-34页
        4.2.2 样本数据处理第34-35页
        4.2.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35-37页
    4.3 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7-38页
        4.3.1 投入指标选择第37-38页
        4.3.2 产出指标选择第38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38-44页
        4.4.1 基于CC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第39-40页
        4.4.2 基于BCC模型实证结果分析第40-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5-52页
    5.1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5-47页
        5.1.1 宏观方面第45-46页
        5.1.2 微观方面第46-47页
    5.2 影响企业融资效率因素的Tobit实证分析第47-51页
        5.2.1 实证模型的选择第47-48页
        5.2.2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第48页
        5.2.3 模型方程的确定第48-49页
        5.2.4 实证结果分析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提升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第52-56页
    6.1 从挂牌企业自身的角度第52-53页
        6.1.1 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第52页
        6.1.2 完善公司内部管理第52-53页
    6.2 从股权交易中心的角度第53-54页
        6.2.1 将企业的违约情况纳入央行的征信体系第53页
        6.2.2 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程度第53-54页
        6.2.3 建立挂牌企业的退出机制第54页
    6.3 从政府的角度第54-56页
        6.3.1 积极加强引导,帮助企业和齐鲁股交中心发展第54页
        6.3.2 完善齐鲁股交中心法律制度的建设第54-55页
        6.3.3 积极引进高端金融人才,重视培养优秀人才第55-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煤炭企业融资租赁合作共赢模式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投资者关注的周一公告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