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1.2 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1页 |
1.2 有机电子学基础知识 | 第11-13页 |
1.2.1 有机分子的导电机理 | 第11页 |
1.2.2 有机分子的发光机理 | 第11-13页 |
1.3 光动力治疗机理 | 第13-14页 |
1.4 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在生物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 第14-16页 |
1.5 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过程 | 第16-18页 |
1.6 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 | 第18-20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含氯官能团的蓝光Ir(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 第21-34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2-23页 |
2.2.2 配体和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3-25页 |
2.3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25-28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2 器件制备 | 第26页 |
2.3.3 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26-28页 |
2.3.4 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电化学性质 | 第28页 |
2.4 电致发光性质 | 第28-33页 |
2.4.1 掺杂配合物Ir1-Ir4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 第28-31页 |
2.4.2 配合物Ir3在白色磷光有机二极管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含蒽醌基团的Ir(Ⅲ)配合物设计、合成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第34-56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44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5-36页 |
3.2.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6-44页 |
3.3 配合物Ir1-Ir4的光物理性质 | 第44-47页 |
3.3.1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3.3.2 配合物Ir1-Ir4的光物理性质 | 第45-47页 |
3.4 配合物Ir1的电化学性质和理论计算 | 第47-49页 |
3.5 配合物Ir1-Ir4的单线态氧产生效率 | 第49-50页 |
3.6 光动力治疗 | 第50-55页 |
3.6.1 配合物Ir1-Ir4的细胞毒性测试 | 第50-51页 |
3.6.2 细胞中单线态氧产生效率测试 | 第51-52页 |
3.6.3 配合物Ir1-Ir4在细胞中与线粒体的共染实验 | 第52-53页 |
3.6.4 配合物Ir1-Ir4的细胞凋亡和细胞流式实验 | 第53-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4.2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2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质谱和吸收光谱 | 第65-77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