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第1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6页
1 引言第17-3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1.2 研究的目的第18-19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第20-31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20-27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27-30页
        1.2.3 简要述评第30-3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1-35页
        1.3.1 研究内容第31-33页
        1.3.2 研究方法第33-34页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4-35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35-50页
    2.1 概念界定第35-42页
        2.1.1 农业风险第35-37页
        2.1.2 农业保险第37-39页
        2.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第39-41页
        2.1.4 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第41-42页
    2.2 相关理论第42-49页
        2.2.1 农业保护论第42-44页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44-46页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第46-47页
        2.2.4 风险态度理论第47-48页
        2.2.5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48-49页
    2.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3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基本现状第50-60页
    3.1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第50-54页
        3.1.1 曲折发展阶段(1950-1991年)第50-51页
        3.1.2 模式探索阶段(1991-2007年)第51-53页
        3.1.3 蓬勃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第53-54页
    3.2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现状第54-59页
        3.2.1 经营主体第54-55页
        3.2.2 实施原则第55-56页
        3.2.3 保费与赔付规模第56-57页
        3.2.4 补贴范围第57-58页
        3.2.5 费率与保额第58-59页
    3.3 小结第59-60页
4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分析第60-80页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60-62页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60-61页
        4.1.2 指标体系构成第61-62页
    4.2 基于农户、保险公司、政府维度的指标分析第62-79页
        4.2.1 农户维度第62-70页
        4.2.2 保险公司维度第70-72页
        4.2.3 政府维度第72-79页
    4.3 小结第79-80页
5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第80-95页
    5.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第80-81页
        5.1.1 数据来源第80页
        5.1.2 指标选取与说明第80-81页
    5.2 评价方法第81-85页
        5.2.1 常见的评价方法第81-82页
        5.2.2 本文的评价方法第82-85页
    5.3 评价过程第85-90页
        5.3.1 确定指标权重第85-87页
        5.3.2 计算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第87-90页
    5.4 评价结果分析第90-94页
        5.4.1 总体绩效水平分析第90-91页
        5.4.2 各维度绩效分析第91-94页
    5.5 小结第94-95页
6 影响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的因素分析第95-132页
    6.1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第95-107页
        6.1.1 影响机理分析第95-96页
        6.1.2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96-101页
        6.1.3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01-107页
    6.2 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能力第107-119页
        6.2.1 影响机理分析第107-108页
        6.2.2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能力分析第108-112页
        6.2.3 供给能力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的影响——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实证第112-119页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行为第119-125页
        6.3.1 影响机理分析第119-120页
        6.3.2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行为分析第120-122页
        6.3.3 政府行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22-125页
    6.4 农业大灾风险第125-130页
        6.4.1 影响机理分析第125-126页
        6.4.2 黑龙江省农业灾害情况分析第126-128页
        6.4.3 农业大灾风险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28-130页
    6.5 小结第130-132页
7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提升的策略第132-146页
    7.1 绩效提升的目标与原则第132-134页
        7.1.1 绩效提升目标第132-133页
        7.1.2 绩效提升原则第133-134页
    7.2 绩效提升的路径第134-141页
        7.2.1 优化经营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第135-137页
        7.2.2 优化补贴政策,创新补贴形式第137-138页
        7.2.3 优化产品体系,创新产品种类第138-139页
        7.2.4 优化风险分散模式,创新大灾风险基金机制第139页
        7.2.5 优化监管制度,创新内部监督机制第139-141页
    7.3 绩效提升的对策第141-145页
        7.3.1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与地区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第141-142页
        7.3.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第142-143页
        7.3.3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第143页
        7.3.4 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水平第143-145页
    7.4 小结第145-146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46-149页
    8.1 研究结论第146-147页
    8.2 创新之处第147-148页
    8.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0页
附录第160-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风险管控的种植业保险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