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阿拉善荒漠区典型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文献回顾第10-16页
        1.2.1 植物比叶面积第10-11页
        1.2.2 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第11-13页
        1.2.3 植物叶片养分季节动态及养分回吸收第13-15页
        1.2.4 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第15-16页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第18-31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2.3 试验设计及测定指标第19-20页
        2.3.1 试验设计和样本采集第19页
        2.3.2 室内测定第19-20页
    2.4 数据处理方法第20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20-27页
        2.5.1 9种植物比叶面积(SLA)的季节变化特征第20-21页
        2.5.2 9种植物叶片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第21-24页
        2.5.3 荒漠植物叶片养分元素含量的整体变异分析第24-26页
        2.5.4 荒漠植物叶片SLA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2.6 讨论第27-30页
        2.6.1 9种植物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第27-29页
        2.6.2 植物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29页
        2.6.3 植物叶片养分元素含量的变异特征第29-30页
    2.7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荒漠植物N、P养分回吸收效率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3.2.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31页
        3.2.2 研究样地概况第31-32页
        3.2.3 研究方法第32页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32页
    3.3 数据处理方法第32-33页
        3.3.1 养分回吸收效率的计算第32页
        3.3.2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2-33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3.4.1 植物成熟期及枯黄期叶片C、N、P养分含量第33-34页
        3.4.2 植物叶片N、P养分回吸收效率第34-35页
        3.4.3 植物成熟期叶片C : N : P化学计量比第35-36页
        3.4.4 不同生活型间植物叶片养分性状的比较第36-37页
        3.4.5 植物叶片养分性状之间的关系第37-39页
    3.5 讨论第39-42页
    3.6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AOX超表达体构建与突变体鉴定及AOX2功能的初步分析
下一篇:玉米LRR Ⅱ家族受体激酶的鉴定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