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生活污水中氮磷去除的重要性 | 第9页 |
1.1.1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 | 第9页 |
1.1.2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 第9页 |
1.2 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 第9-24页 |
1.2.1 经典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 | 第9-14页 |
1.2.2 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动力学 | 第14-20页 |
1.2.3 生物除磷机理及生化反应模型 | 第20-24页 |
第2章 SBR工艺研究现状及课题提出 | 第24-34页 |
2.1 SBR工艺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2.1.1 SBR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区别 | 第24-25页 |
2.1.2 SBR运行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2.1.3 SBR静态动力学 | 第28-30页 |
2.2 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30-34页 |
2.2.1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2.2.2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2.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1-33页 |
2.2.4 试验研究路线 | 第33-34页 |
第3章 SBR反应器设计及启动 | 第34-44页 |
3.1 试验设计 | 第34-39页 |
3.1.1 试验水质 | 第34页 |
3.1.2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3.1.3 测定分析所需主要仪器 | 第35页 |
3.1.4 基于微生物动力学的运行方式选择 | 第35-38页 |
3.1.5 装置与设备 | 第38-39页 |
3.2 反应器启动 | 第39-44页 |
3.2.1 污泥培养驯化 | 第39-41页 |
3.2.2 运行方式设定 | 第41-44页 |
第4章 SBR不同运行模式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 第44-56页 |
4.1 运行模式逐级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 第44-51页 |
4.1.1 运行模式对有机物、总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 第44-45页 |
4.1.2 运行模式对氮元素去除效果研究 | 第45-48页 |
4.1.3 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污染物处理效果 | 第48-50页 |
4.1.4 优选出最佳运行模式及工况 | 第50-51页 |
4.2 SBR运行模式对污染物去除机理分析 | 第51-56页 |
4.2.1 氮元素典型周期变化曲线及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4.2.2 COD、总磷典型周期变化曲线及机理分析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