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程序控制磨床和数控磨床论文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开发及切削环境改善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7页
    1.1 课题来源第19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9-2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4页
        1.3.1 磨削热力耦合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2 可转位刀片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现状第21-23页
        1.3.3 切削加工环境改善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4-25页
    1.5 研究框架第25-27页
第二章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削原理研究第27-39页
    2.1 可转位刀片的形状和主要参数第27-29页
    2.2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削原理及周边磨床第29-33页
        2.2.1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削数学模型第30-32页
        2.2.2 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床结构及主要参数第32-33页
    2.3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工艺研究第33-38页
        2.3.1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智能磨削工艺第34-36页
        2.3.2 可转位刀片在线测量数学模型第36-37页
        2.3.3 可转位刀片偏心磨削数学模型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可转位刀片磨削热力耦合温度场预测模型研究第39-53页
    3.1 可转位刀片磨削热力耦合温度场仿真技术第39-43页
    3.2 磨削热力耦合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43-47页
        3.2.1 可转位刀片后刀面热力耦合温度场分析第44-45页
        3.2.2 不同磨削条件下后刀面热力耦合场最高温度第45-47页
    3.3 磨削热力耦合温度场预测模型第47-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开发第53-77页
    4.1 Fagor CNC8070-OL数控系统二次开发技术研究第53-56页
        4.1.1 Fagor CNC8070-OL数控系统二次开发原理第53-54页
        4.1.2 Fagor CNC8070-OL数控系统通信接口设计与界面二次开发第54-56页
    4.2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设计第56-66页
        4.2.1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主体框架设计第57-58页
        4.2.2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主体框架开发第58-64页
        4.2.3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交互实现第64-66页
    4.3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虚拟加工技术第66-68页
    4.4 可转位刀片智能磨削系统现场磨制生产第68-75页
        4.4.1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磨制第68-69页
        4.4.2 CBN超硬可转位刀片磨制第69-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切削环境改善的试验研究第77-105页
    5.1 石墨烯悬浮切削液改善加工环境研究第77-92页
        5.1.1 石墨烯悬浮切削液的配制第77-78页
        5.1.2 摩擦磨损试验与摩擦系数测定第78-82页
        5.1.3 试样磨损形貌第82-90页
        5.1.4 切削实验与结果分析第90-92页
    5.2 新型刀柄内流道冷却系统改善加工环境研究第92-104页
        5.2.1 内流道冷却系统设计第92-93页
        5.2.2 内流道冷却系统热特性数值分析第93-101页
        5.2.3 切削实验与结果分析第101-104页
    5.3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9页
    6.1 总结第105-107页
    6.2 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通道类零件五轴铣削刀路生成方法研究
下一篇:内凹槽多孔复合吸液芯平板热管制造及散热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