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重金属的污染及危害 | 第12-13页 |
1.2 检测重金属的方法 | 第13-17页 |
1.2.1 传统检测方法 | 第13页 |
1.2.2 荧光检测方法 | 第13-17页 |
1.3 小分子荧光探针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1 小分子荧光探针检测Hg~(2+)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2 小分子荧光探针检测其他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 聚合物基荧光探针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4.1 纳米凝胶基重金属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2 嵌段聚合物基重金属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 清除重金属的材料 | 第24-27页 |
1.5.1 碳基清除材料 | 第24-25页 |
1.5.2 无机基清除材料 | 第25页 |
1.5.3 高分子基清除材料 | 第25-26页 |
1.5.4 生物清除材料 | 第26-27页 |
1.6 邻硝基苄酯类光响应分子的研究及应用 | 第27-30页 |
1.6.1 邻硝基苄酯类光致断裂型药物释放体系 | 第27-29页 |
1.6.2 邻硝基苄酯类物质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 第29-30页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7.1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8 本论文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及表征设备简介 | 第33-36页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33-34页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4页 |
2.3 表征手段 | 第34-36页 |
第3章 Hg~(2+)荧光检测探针RhBHA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47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3.2.1 样品合成 | 第36-38页 |
3.2.2 测试样品的前期准备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Hg~(2+)荧光检测探针RhBHA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3.3.2 Hg~(2+)荧光检测探针RhBHA的检测选择性 | 第41-43页 |
3.3.3 RhBHA的荧光检测灵敏度 | 第43-44页 |
3.3.4 RhBHA的抗干扰性试验 | 第44-45页 |
3.3.5 荧光检测探针RhBHA与Hg~(2+)的结合比 | 第45页 |
3.3.6 Hg~(2+)荧光检测探针RhBHA的pH响应性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聚合物基纳米凝胶构筑灵敏的Hg~(2+)荧光检测材料 | 第47-58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材料的制备 | 第48-49页 |
4.2.2 测试样品的前期准备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3.1 纳米凝胶的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4.3.2 纳米凝胶的粒径分析 | 第51-52页 |
4.3.3 纳米凝胶的Hg~(2+)检测选择性分析 | 第52-54页 |
4.3.4 纳米凝胶的Hg~(2+)荧光检测灵敏度 | 第54-55页 |
4.3.5 纳米凝胶的抗干扰性 | 第55-56页 |
4.3.6 纳米凝胶的pH响应性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聚合物基纳米凝胶构筑灵敏的Hg~(2+)荧光检测、NBA按需清除材料 | 第58-72页 |
5.1 引言 | 第58-6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5.2.1 样品合成 | 第60-61页 |
5.2.2 测试样品的前期准备 | 第61-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1页 |
5.3.1 清除剂NBA的核磁分析 | 第62-63页 |
5.3.2 纳米凝胶的形貌分析 | 第63-64页 |
5.3.3 纳米凝胶的Hg~(2+)检测选择性分析 | 第64-66页 |
5.3.4 纳米凝胶的Hg~(2+)荧光检测灵敏度 | 第66-67页 |
5.3.5 纳米凝胶的抗干扰性 | 第67页 |
5.3.6 纳米凝胶的pH响应性 | 第67-68页 |
5.3.7 NBA单体的光响应性 | 第68-69页 |
5.3.8 纳米凝胶的光响应性 | 第69-70页 |
5.3.9 纳米凝胶对Hg~(2+)的清除效果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聚合物基纳米凝胶构筑灵敏的Hg~(2+)荧光检测、NPBMDA按需清除材料 | 第72-87页 |
6.1 引言 | 第72-73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73-76页 |
6.2.1 样品制备 | 第73-75页 |
6.2.2 测试样品的前期准备 | 第75-7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6-86页 |
6.3.1 合成清除剂NPBMDA的核磁分析 | 第76-78页 |
6.3.2 纳米凝胶的形貌和EDS能谱分析 | 第78-80页 |
6.3.3 纳米凝胶的Hg~(2+)检测选择性分析 | 第80-81页 |
6.3.4 纳米凝胶的Hg~(2+)荧光检测灵敏度 | 第81-82页 |
6.3.5 纳米凝胶的抗干扰性 | 第82-83页 |
6.3.6 纳米凝胶的pH响应性 | 第83页 |
6.3.7 NPBMDA单体的光响应性 | 第83-84页 |
6.3.8 纳米凝胶的光响应性 | 第84-85页 |
6.3.9 纳米凝胶对Hg~(2+)的清除效果 | 第85-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