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裸藻光响应下叶绿体发育相关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叶绿体的起源及进化第10页
    1.2 叶绿体的发育第10-13页
        1.2.1 叶绿体的装备第10-11页
        1.2.2 叶绿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细胞核的双向调控及其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1 核对叶绿体基因的调控第11-12页
            1.2.2.2 叶绿体对核基因的反馈调控第12-13页
    1.3 裸藻作为模式生物研究叶绿体发育及其与细胞核间分子通讯机制的相关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1.4 裸藻光响应相关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1.4.1 裸藻叶绿体发育的光响应第14-16页
        1.4.2 裸藻细胞线粒体代谢供能的光响应第16页
        1.4.3 裸藻细胞质总酶合成的光响应第16-17页
    1.5 相关组学技术发展近况及在裸藻上的应用第17-18页
        1.5.1 转录组学技术简介及其在裸藻上的应用第17-18页
        1.5.2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及其在裸藻上的应用第18页
    1.6 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is)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8-20页
    1.7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三株裸藻的转录组分析第21-40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1.1 实验藻株第21页
        2.1.2 常用培养基及其配制第21-22页
        2.1.3 仪器及试剂第22-23页
    2.2 实验设计第23-24页
    2.3 实验方法第24-26页
        2.3.1 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4页
        2.3.2 TotalRNA的提取及样品检测第24-25页
        2.3.3 RNA-Seq建库测序第25页
        2.3.4 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5-26页
            2.3.4.1 原始测序数据的处理及组装第25页
            2.3.4.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25-26页
            2.3.4.2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第26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2.4.1 三株裸藻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26-27页
        2.4.2 高通量测序和组装第27-28页
        2.4.3 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及功能分类第28-34页
            2.4.3.1 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分析第28-29页
            2.4.3.2 部分差异基因GO注释及功能分类第29页
            2.4.3.3 差异基因KEGG富集第29-34页
        2.4.4 与质体及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基因情况第34-37页
    2.5 讨论与小结第37-40页
第3章 绿色野生型裸藻及其突变株的代谢组学分析第40-48页
    3.1 实验材料第40页
        3.1.1 实验藻株及培养基第40页
        3.1.2 仪器及试剂第40页
    3.2 实验设计第40-41页
    3.3 实验方法第41-42页
        3.3.1 代谢组的提取及衍生化第41页
        3.3.2 代谢组的检测第41-42页
        3.3.3 代谢组数据的预处理第42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3.4.1 主成分分析第42-44页
        3.4.2 聚类分析第44-47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纤细裸藻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48-57页
    4.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4.1.1 实验藻株及培养条件第48页
        4.1.2 仪器及试剂第48-49页
    4.2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49-52页
        4.2.1 抗生素敏感性检验第49页
        4.2.2 转化载体的构建第49-50页
        4.2.3 E. gracilis转化第50-51页
            4.2.3.1 珠磨法操作步骤第50页
            4.2.3.2 基因枪操作步骤第50-51页
            4.2.3.3 电转化操作步骤第51页
        4.2.4 裸藻转化子的检验第51-52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4.3.1 裸藻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第52-53页
        4.3.2 裸藻转化载体第53-54页
        4.3.3 裸藻的转化子检验第54-55页
    4.4 讨论与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第67-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异养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基因组、蛋白组分析
下一篇:高效表达Glut1蛋白的莱茵衣藻的构建及初步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