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炼制论文

固定化酶环氧复合涂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第10-11页
    1.2 循环水系统腐蚀现状第11-13页
        1.2.1 换热器腐蚀原因第11-12页
        1.2.2 换热器腐蚀分类第12-13页
    1.3 涂层防护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1.3.1 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及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第14-15页
        1.3.3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4 固定化生物酶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5 涂层防护发展趋势第18-19页
    1.4 课题研究方案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页
        1.4.3 课题的创新性第20-21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1-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1.1 实验药品第21-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30页
        2.2.1 纳米SiO_2涂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2-24页
        2.2.2 固定化脂肪酶涂层的制备及性能测定第24-27页
        2.2.3 固定化溶菌酶涂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7-29页
        2.2.4 涂层耐久性试验第29-30页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涂层的耐腐蚀性研究第30-39页
    3.1 纳米SiO_2表征分析第30-32页
        3.1.1 纳米SiO_2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第30页
        3.1.2 纳米Si_O2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第30-31页
        3.1.3 纳米SiO_2分散性分析第31-32页
    3.2 纳米SiO_2涂层物理性能分析第32-34页
        3.2.1 硬度第32-33页
        3.2.2 附着力第33-34页
    3.3 纳米SiO_2涂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固定化脂肪酶改性环氧涂层的耐腐蚀性研究第39-50页
    4.1 固定化脂肪酶表征第39页
    4.2 固定化脂肪酶活性分析第39-40页
    4.3 固定化脂肪酶环氧涂层硬度和附着力分析第40-42页
    4.4 固定化脂肪酶/环氧复合涂层电化学性能测定第42-44页
    4.5 游离性脂肪酶缓蚀性能机理研究第44-49页
        4.5.1 失重法测定脂肪酶缓蚀率第44-45页
        4.5.2 电化学法测定游离性脂肪酶在循环水中的极化曲线第45-46页
        4.5.3 游离性脂肪酶作用于碳钢表面前后的形貌分析第46-48页
        4.5.4 脂肪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等温式第48-49页
    4.6 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固定化溶菌酶改性环氧涂层的耐腐蚀性研究第50-59页
    5.1 固定化溶菌酶表征第50页
    5.2 涂层溶菌酶酶活性分析第50-51页
    5.3 固定化溶菌酶/环氧复合涂层硬度和附着力分析第51-52页
        5.3.1 硬度测定第51-52页
        5.3.2 附着力测定第52页
    5.4 固定化溶菌酶/环氧复合涂层电化学性能测定第52-55页
    5.5 游离性溶菌酶缓蚀性能机理研究第55-57页
        5.5.1 形貌分析第55-56页
        5.5.2 腐蚀产物分析第56-57页
    5.6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耐久性试验第59-64页
    6.1 固定化脂肪酶环氧涂层浸泡实验分析第59-60页
    6.2 固定化溶菌酶环氧涂层浸泡实验分析第60-61页
    6.3 单一环氧树脂涂层浸泡实验分析第61页
    6.4 比较不同配方涂层保护下碳钢的腐蚀速率第61-63页
    6.5 小结第63-6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7.1 结论第64-65页
    7.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渣和含油污泥协同处理可行性实验研究
下一篇:典型粉体颗粒静电起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