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离子液体脱硫脱氮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第11-15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现有技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背景第17-27页
    2.1 电子结构理论第17-20页
        2.1.1 薛定谔方程第17-18页
        2.1.2 Hartree-Fock理论第18-19页
        2.1.3 电子相关方法第19页
        2.1.4 密度泛函理论第19-20页
    2.2 基函数的类型和选取原则第20-21页
    2.3 自然键轨道理论第21-22页
    2.4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第22-23页
        2.4.1 电子密度第22页
        2.4.2 拉普拉斯电荷分布第22-23页
        2.4.3 键临界点第23页
    2.5 σ-hole和π-hole第23页
    2.6 非共价键作用第23-25页
    2.7 相互作用能的计算第25页
    2.8 氢键第25-26页
    2.9 π-π堆积作用第26-27页
第三章 初始模型的优化第27-28页
第四章 分子筛负载离子液体与噻吩第28-42页
    4.0 引言第28-30页
    4.1 优化结构与电子性质第30-31页
    4.2 相互作用能第31页
    4.3 吸附体系稳定结构的电子性质分析第31-37页
        4.3.1 NBO分析第31-34页
        4.3.2 吸附体系AIM分析第34-37页
    4.4 吸附体系中TP的Laplacian键级变化第37-38页
        4.4.1 Laplacian键级第37页
        4.4.2 离子液体对TP Laplacian键级的影响第37-38页
    4.5 噻吩理想吸附体系构型第38-40页
    4.6 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不同阳离子环结构的离子液体与二苯并噻吩第42-53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最优化结构及相互作用能第42-44页
    5.3 电子性质第44-50页
        5.3.1 NBO分析第45-47页
        5.3.2 拓扑分析第47-50页
    5.4 非共价键作用第50-52页
    5.5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促降解酯基离子液体与含氮化合物第53-63页
    6.1 引言第53-54页
    6.2 静电势分析第54-57页
    6.3 离子液体相互作用结构及相互作用能第57-58页
    6.4 离子液体与含氮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第58-61页
    6.5 小结第61-63页
第七章 1-甲基-3乙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与苯、吡啶、吡咯、噻吩第63-66页
    7.1 引言第63页
    7.2 优化结构第63-64页
    7.3 相互作用能第64-65页
    7.4 小结第65-6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8.1 结论第66-67页
    8.2 问题和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体交换型地热井采灌能力研究
下一篇:多肽与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共组装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