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第一章 捻转血矛线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病 | 第14-20页 |
1 病原学 | 第14-15页 |
1.1 虫体形态特征 | 第14-15页 |
1.2 生活史 | 第15页 |
2 捻转血矛线虫病 | 第15-17页 |
2.1 流行病学 | 第15页 |
2.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5-16页 |
2.3 诊断与防治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RNA干扰技术 | 第20-28页 |
1 RNAi技术 | 第20-21页 |
2 RNAi的作用机制 | 第21页 |
3 RNAi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3.1 线虫 | 第21-22页 |
3.2 吸虫 | 第22页 |
3.3 原虫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捻转血矛线虫原M球蛋白、组蛋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1 原肌球蛋白(TM) | 第28页 |
2 组蛋白(H2A) | 第28-29页 |
3 谷肽甘肽过氧化物酶(HC29)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2-90页 |
第四章 捻转血矛线虫原肌球蛋白的克隆、原核表达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32-64页 |
1 材料 | 第33-37页 |
1.1 虫体 | 第33-34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34页 |
1.3 菌株和载体 | 第34页 |
1.4 酶及其他试剂 | 第34-35页 |
1.5 本试验所需溶液试剂的配制 | 第35-37页 |
1.6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2 方法 | 第37-53页 |
2.1 TM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41页 |
2.2 重组蛋白TM的表达及纯化 | 第41-42页 |
2.3 重组蛋白TM浓度的测定 | 第42页 |
2.4 抗血清的制备 | 第42-43页 |
2.5 Western blot分析 | 第43页 |
2.6 重组蛋白TM与山羊PBMC的结合 | 第43-45页 |
2.7 重组蛋白TM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45-47页 |
2.8 重组蛋白TM对山羊PBMC分泌NO功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2.9 TM在捻转血矛线虫雌、雄虫中的定位 | 第48-49页 |
2.10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TM基因的转录 | 第49-53页 |
3 结果 | 第53-60页 |
3.1 TM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3.2 重组蛋白TM的表达、分布及纯化 | 第54-55页 |
3.3 Western blot分析 | 第55-56页 |
3.4 重组蛋白TM与山羊PBMC结合试验 | 第56-57页 |
3.5 重组蛋白TM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57页 |
3.6 重组蛋白TM对山羊PBMC分泌NO功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7 TM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雌、雄成虫中的定位 | 第58-59页 |
3.8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TM基因的转录 | 第59-60页 |
4 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捻转血矛线虫组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64-78页 |
1 材料 | 第64-65页 |
2 方法 | 第65-67页 |
2.1 H2A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5页 |
2.2 重组蛋白H2A的表达及纯化 | 第65页 |
2.3 重组蛋白H2A浓度的测定 | 第65页 |
2.4 抗血清的制备 | 第65-66页 |
2.5 Western blot分析 | 第66页 |
2.6 重组蛋白H2A与山羊PBMC的结合 | 第66页 |
2.7 重组蛋白H2A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66页 |
2.8 重组蛋白H2A对山羊PBMC分泌NO功能的影响 | 第66页 |
2.9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2A基因的转录 | 第66-67页 |
3 结果 | 第67-75页 |
3.1 H2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8-69页 |
3.2 重组蛋白H2A的表达、分布及纯化 | 第69-70页 |
3.3 Western blot分析 | 第70-71页 |
3.4 重组蛋白H2A与山羊PBMC结合试验 | 第71-72页 |
3.5 重组蛋白H2A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72页 |
3.6 重组蛋白H2A对山羊PBMC分泌NO功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3.7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2A基因的转录 | 第73-75页 |
4 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六章 RNA干扰Hc29基因对虫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78-90页 |
1 材料 | 第78-79页 |
2 方法 | 第79-81页 |
2.1 siRNA的设计及合成 | 第79页 |
2.2 siRNA干扰活化的3期幼虫 | 第79页 |
2.3 干扰后活化3期幼虫总RNA提取 | 第79页 |
2.4 干扰后活化3期幼虫cDNA的合成 | 第79页 |
2.5 使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干扰效率 | 第79-80页 |
2.6 动物试验 | 第80-81页 |
3 结果 | 第81-85页 |
3.1 Hc29基因qPCR引物扩增效率验证 | 第82页 |
3.2 siRNA干扰Hc29基因后体外转录水平 | 第82-83页 |
3.3 虫卵数 | 第83-84页 |
3.4 虫卵孵化率 | 第84页 |
3.5 成虫减少率 | 第84-85页 |
3.6 虫体长度减少率 | 第85页 |
4 讨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全文总结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