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6-34页 |
第一章 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 病原学 | 第16-17页 |
2 流行病学及危害 | 第17-18页 |
3 致病机理 | 第18页 |
4 细胞培养 | 第18-20页 |
4.1 PEDV的细胞培养特性 | 第18-19页 |
4.2 猪空肠上皮细胞 | 第19-20页 |
5 PED的诊断与防治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益生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1 益生菌概述 | 第22-24页 |
1.1 益生菌的定义 | 第22-23页 |
1.2 益生菌的分类 | 第23页 |
1.3 益生菌的功能 | 第23-24页 |
2 益生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2.1 益生菌抑菌作用研究现状 | 第24页 |
2.2 益生菌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3 益生菌与细胞共培养技术 | 第25-26页 |
4 S层蛋白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4.1 S层蛋白概述 | 第26页 |
4.2 S层蛋白相关实验技术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4-78页 |
第三章 仔猪肠道中乳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 | 第34-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1.1 样本采集 | 第34页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1.3 乳杆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35-36页 |
1.4 分离菌的鉴定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2.1 乳杆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37-40页 |
2.2 分离菌的鉴定 | 第40-45页 |
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四章 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环境耐受能力强的乳杆菌菌株的筛选 | 第48-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8-49页 |
1.2 菌株 | 第49页 |
1.3 细胞 | 第49-51页 |
1.4 耐酸试验 | 第51页 |
1.5 耐胆盐试验 | 第51页 |
1.6 益生菌细胞毒性测定 | 第51页 |
1.7 黏附试验 | 第51-52页 |
1.8 结果统计分析 | 第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2.1 耐酸耐胆盐试验 | 第52-54页 |
2.2 益生菌细胞毒性测定 | 第54页 |
2.3 黏附试验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乳杆菌及其S层蛋白抑制PEDV黏附效果的研究 | 第58-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4页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8-59页 |
1.2 菌株 | 第59页 |
1.3 细胞和病毒 | 第59-60页 |
1.4 PEDV对IPEC-J2的细胞毒力测定 | 第60页 |
1.5 乳杆菌抑制PEDV黏附的研究 | 第60-62页 |
1.6 乳杆菌去除S层蛋白后抑制PEDV黏附的研究 | 第62页 |
1.7 乳杆菌S层蛋白的提取与检测 | 第62-64页 |
1.8 S层蛋白抑制PEDV黏附的研究 | 第64页 |
1.9 结果统计分析 | 第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71页 |
2.1 PEDV对IPEC-J2的细胞毒力测定结果 | 第64-65页 |
2.2 S层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 | 第65-66页 |
2.3 提取S层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第66页 |
2.4 乳杆菌及其S层蛋白对PEDV黏附的抑制结果 | 第66-71页 |
3 讨论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全文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