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智慧城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2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第12-17页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0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1-28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第21-23页
        一、智慧城管第21-22页
        二、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的概念辨析第22-23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3-28页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第23-24页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4-25页
        三、电子治理理论第25-26页
        四、城市信息化测评理论第26-28页
第二章 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的现状分析第28-35页
    第一节 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的现状第28-29页
        一、我国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的应用实际第28-29页
        二、我国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的共性问题第29页
    第二节 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的困境及原因第29-31页
        一、城市管理的权力缺乏法律依据第30页
        二、智慧城管的组织缺乏明确定位第30-31页
    第三节 城市管理背后的矛盾分析及价值取向第31-32页
    第四节 加快完善智慧城管评价工作的意义第32-34页
        一、内部流程角度的考量,有利于和谐城管的建设第32-33页
        二、顾客角度的考量,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第33页
        三、战略角度的考量,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智慧城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35-53页
    第一节 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第35-38页
        一、构建目标第35-36页
        二、构建原则第36-37页
        三、架构思路第37-38页
    第二节 基于维也纳六边形模型的指标体系内容第38-47页
        一、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检验第38-42页
        二、指标的分类与层次第42-43页
        三、指标的内容与分析第43-47页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设置第47-52页
        一、建立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第47-48页
        二、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48-49页
        三、计算权重系数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智慧城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第53-61页
    第一节 案例选择和资料搜集第53-55页
        一、案例描述第53-55页
        二、数据来源第55页
    第二节 评价方法和过程第55-56页
        一、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第55页
        二、指标目标值的确定第55-56页
    第三节 评价结果和分析第56-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智慧城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保障机制第61-67页
    第一节 法律缝隙:完善城市管理立法工作第61-62页
        一、明确智慧城管系统及评价工作的法律地位第61-62页
        二、细化智慧城管评价考核的制度与规范第62页
        三、健全城市基础管理建设的法律与法规第62页
    第二节 资金缝隙:加大评价工作资金投入第62-63页
        一、增加评价考核工作的资金投入第62-63页
        二、完善评价考核制度的奖惩激励第63页
    第三节 人才缝隙:培育智慧城管人才队伍第63-64页
        一、培养智慧城管理论研究人才第63页
        二、提高评价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第63-64页
        三、强化全员评价内容的学习培训第64页
    第四节 顾客导向:整合智慧评价参与力量第64-65页
        一、提高社会组织的评价参与质量第64-65页
        二、增强市民公众的评价参与程度第65页
    第五节 结果导向:提高智慧城管社会认知第65-67页
        一、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对外宣传力度第65-66页
        二、鼓励公众社会参与智慧城管活动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第67-68页
    二、研究的局限性第68-69页
    三、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附录一:20 个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第79-82页
附录二:末级指标筛选第82-89页
附录三:专家调查问卷第89-94页
后记第94-9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
下一篇:城镇燃气行业政府安全监管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