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巡检的商用车热电模块拓扑优化与实验测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汽车尾气回收利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热电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热电发电系统模块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商用车热电发电装置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19-30页 |
2.1 热电发电原理 | 第19-22页 |
2.2 热电器件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2.1 热电材料简介 | 第22-23页 |
2.2.2 热电器件结构及电性能分析 | 第23-24页 |
2.3 商用车热电发电装置结构设计 | 第24-29页 |
2.3.1 基本组成单元 | 第24-27页 |
2.3.2 整体结构搭建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热电模块拓扑结构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 | 第30-40页 |
3.1 单热电器件试验平台搭建与测试 | 第30-33页 |
3.1.1 单热电器件试验平台 | 第30-31页 |
3.1.2 单热电器件压紧力测试 | 第31-32页 |
3.1.3 单器件多温度场下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3.2 热电模块拓扑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3.2.1 热电器件布局与编号 | 第33页 |
3.2.2 单热电器件等效电路模型 | 第33-34页 |
3.3 拓扑优化方法研究与分析 | 第34-39页 |
3.3.1 拓扑优化方法 | 第34-36页 |
3.3.2 热电器件等效辨识模型 | 第36-37页 |
3.3.3 串联与并联电路模型 | 第37-38页 |
3.3.4 局部逐级优化算法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热电发电单片电压实时巡检系统设计 | 第40-56页 |
4.1 巡检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0-42页 |
4.1.1 电压检测方案分析 | 第40页 |
4.1.2 巡检系统任务分析 | 第40-41页 |
4.1.3 巡检系统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4.2 巡检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2-49页 |
4.2.1 检测从板总体设计 | 第42-43页 |
4.2.2 检测从板模块设计 | 第43-49页 |
4.2.3 控制主板硬件设计 | 第49页 |
4.3 巡检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52页 |
4.3.1 巡检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49-50页 |
4.3.2 控制主板软件设计 | 第50-51页 |
4.3.3 检测从板软件设计 | 第51-52页 |
4.4 系统通讯协议 | 第52-55页 |
4.4.1 CAN通讯协议 | 第52-53页 |
4.4.2 SPI通讯协议 | 第53-54页 |
4.4.3 SCI应用层协议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热电发电实验台架建立与拓扑优化实验测试 | 第56-73页 |
5.1 热电发电实验台架建立 | 第56-57页 |
5.2 实时电压巡检系统搭建与测试 | 第57-60页 |
5.2.1 巡检系统搭建 | 第57-59页 |
5.2.2 巡检系统功能测试 | 第59-60页 |
5.3 器件组串并联结构测试 | 第60-71页 |
5.3.1 热电器件最大功率测试 | 第60-62页 |
5.3.2 电特性不同时的结构测试 | 第62-67页 |
5.3.3 电特性一致时的结构测试 | 第67-69页 |
5.3.4 串并联拓扑优化结构与测试 | 第69-71页 |
5.4 商用车热电发电装置道路实验 | 第71-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