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中国普惠金融政策协同及其有效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第11-13页
        1.2.2 关于政策协同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关于普惠金融政策协同的研究第14-15页
        1.2.4 研究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的理论分析第20-3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2.2 普惠金融政策的分类第22-26页
        2.2.1 普惠金融政策分类依据第22-24页
        2.2.2 普惠金融政策措施细分第24-25页
        2.2.3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细分第25-26页
    2.3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的机理分析第26-31页
        2.3.1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与政策措施协同的机理分析第26-27页
        2.3.2 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协同的机理分析第27-29页
        2.3.3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协同的机理分析第29-31页
第3章 中国普惠金融政策协同的度量及评判第31-50页
    3.1 普惠金融政策的描述性统计第31-34页
    3.2 普惠金融政策的量化过程第34-38页
        3.2.1 普惠金融政策力度赋值第34-35页
        3.2.2 普惠金融政策措施赋值第35-36页
        3.2.3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赋值第36-37页
        3.2.4 普惠金融政策打分过程第37-38页
    3.3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度度量模型的构建第38-42页
    3.4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的评判及分析第42-50页
        3.4.1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评判标准第42-43页
        3.4.2 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协同的评判与分析第43-48页
        3.4.3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协同的评判与分析第48-50页
第4章 中国普惠金融政策协同的有效性评价第50-64页
    4.1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0-52页
    4.2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构建第52-54页
    4.3 普惠金融政策协同有效性评价结果的分析第54-64页
        4.3.1 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协同的有效性分析第54-60页
        4.3.2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协同的有效性分析第60-64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64-69页
    5.1 研究结论第64-65页
    5.2 政策建议第65-68页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4-75页
附录 A:普惠金融政策措施赋值标准第75-78页
附录 B:普惠金融政策目标赋值标准第78-80页
附录 C:普惠金融主成分提取结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金融风险及分担机制研究
下一篇:农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