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降解典型含氮杂环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缩略词汇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基于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第14-23页
        1.1.1 均相体系中SO_4~(·-)的生成及应用第15-18页
            1.1.1.1 热活化第15-16页
            1.1.1.2 紫外光活化第16页
            1.1.1.3 过渡金属离子活化第16-18页
            1.1.1.4 其他活化方式第18页
        1.1.2 非均相体系中SO_4~(·-)的生成及应用第18-23页
            1.1.2.1 非均相金属催化剂活化PMS机理第18-19页
            1.1.2.2 非均相催化剂概述第19-23页
    1.2 含氮杂环有机污染物概述第23-28页
        1.2.1 杂环化合物简介第23-24页
        1.2.2 含氮杂环有机污染物残留现状第24-26页
            1.2.2.1 畜牧养殖废水中的残留第25页
            1.2.2.2 种植业中的残留第25-26页
        1.2.3 典型含氮杂环有机污染物概述第26-28页
            1.2.3.1 磺胺二甲基嘧啶第26-27页
            1.2.3.2 磺胺氯哒嗪第27-28页
            1.2.3.3 阿特拉津第28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8-30页
        1.3.1 研究目的第28-29页
        1.3.2 研究内容第29-30页
    1.4 技术路线第30-32页
第二章 热活化PS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研究第32-4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2.1.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2.1.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2.1.2.1 动力学实验第33页
            2.1.2.2 自由基鉴定第33页
            2.1.2.3 活性位点鉴定第33页
            2.1.2.4 产物鉴定第33-34页
            2.1.2.5 常见水体成份影响第3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4-45页
        2.2.1 温度的影响第34-35页
        2.2.2 PS浓度的影响第35-36页
        2.2.3 pH的影响第36-37页
        2.2.4 自由基鉴定第37-39页
        2.2.5 反应活性位点鉴定第39-40页
        2.2.6 常见水体成份对反应的影响第40-42页
        2.2.7 降解产物及机理第42-45页
    2.3 小结第45-48页
第三章 生物制备施氏矿物与黄钾铁矾活化PS降解磺胺氯哒嗪第48-5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3.1.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3.1.2 实验方法第49-50页
            3.1.2.1 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的制备第49页
            3.1.2.2 动力学实验第49页
            3.1.2.3 催化材料表征第49页
            3.1.2.4 铁溶出测定第49-50页
            3.1.2.5 产物鉴定第5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3.2.1 pH对两种体系SCP降解影响的比较第50-52页
        3.2.2 PS浓度对两种体系SCP降解影响的比较第52-53页
        3.2.3 两种含铁矿物的表征第53-55页
        3.2.4 降解产物及机理第55-57页
    3.3 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非均相Co_3O_4活化PMS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第58-7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4.1.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4.1.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4.1.2.1 动力学实验第59页
            4.1.2.2 PMS浓度测定第59页
            4.1.2.3 溶出Co检测第59页
            4.1.2.4 Co_3O_4循环利用第59-60页
            4.1.2.5 使用前后Co_3O_4材料的表征第60页
            4.1.2.6 ATZ降解产物分析第6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0-71页
        4.2.1 pH的影响第60-62页
        4.2.2 PS浓度的影响第62-64页
        4.2.3 Co_3O_4的表征第64-66页
        4.2.4 Co_3O_4的回收利用及Co溶出第66-67页
        4.2.5 降解产物及定量分析第67-69页
        4.2.6 ATZ降解机理第69-71页
    4.3 小结第71-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74-76页
    5.1 结论与展望第74-75页
    5.2 创新点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94页
学术论文目录第94-96页
作者简介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炭对污染土壤水稻、小麦籽粒镉、铅吸收的影响
下一篇:典型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在氯化、氯胺化、UV/氯化过程中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