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20页 |
·先进信道编码技术 | 第16-17页 |
·HARQ技术 | 第17-18页 |
·多天线技术(MIMO技术) | 第18页 |
·链路自适应传输技术 | 第18-19页 |
·跨层设计理论 | 第19页 |
·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于HARQ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 第22-50页 |
·自适应编码调制(AMC)基本原理 | 第22-28页 |
·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 | 第23-24页 |
·自适应速率及功率控制 | 第24-27页 |
·离散速率下的最佳自适应控制方案 | 第27-28页 |
·HARQ的基本原理 | 第28-34页 |
·Type-Ⅰ型HARQ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Type-Ⅱ型HARQ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Type-Ⅲ型HARQ的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HARQ与AMC的跨层设计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 第34-49页 |
·系统研究的几个主要参数 | 第35-36页 |
·联合设计AMC和HARQ的原理 | 第36-37页 |
·PER与SNR关系曲线拟合 | 第37-42页 |
·AMC的应用区间计算 | 第42页 |
·系统平均误包率计算 | 第42-43页 |
·HARQ与AMC的跨层设计性能分析 | 第43-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LTE-Turbo码的多天线链路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 第50-74页 |
·基于LTE-Turbo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研究 | 第50-55页 |
·自适应LTE-Turbo码编码调制方案 | 第51-54页 |
·自适应LTE-Turbo码编码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LTE-Turbo码AMC-ARQ技术研究 | 第55-61页 |
·多天线AMC-ARQ传输技术研究 | 第61-72页 |
·MIMO系统简介 | 第61-64页 |
·多天线AMC-ARQ传输技术性能分析 | 第64-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链路自适应传输技术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 第74-83页 |
·自适应传输技术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 第74-80页 |
·自适应传输技术在视频传输中的应用探讨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研究总结 | 第83-84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附录 | 第101-11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