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可见光通信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历程与应用前景第10-13页
        1.1.1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历程第10-12页
        1.1.2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第12-13页
    1.2 可见光室内定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典型的室内定位技术第13-15页
        1.2.2 可见光室内定位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室内可见光定位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7页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7-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技术原理第19-30页
    2.1 可见光通信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架第19-20页
    2.2 白光LED基本原理第20-24页
        2.2.1 LED基本结构第21-22页
        2.2.2 LED伏安特性第22-23页
        2.2.3 LED调制特性第23-24页
    2.3 室内可见光信道特性第24-28页
        2.3.1 光度学基本物理量第24-25页
        2.3.2 LED的广义朗伯模型第25-26页
        2.3.3 LED室内照度分布第26-28页
    2.4 光电探测器特性分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算法原理第30-40页
    3.1 室内定位算法模型第30-33页
        3.1.1 圆形定位模型第30-31页
        3.1.2 三角定位模型第31-32页
        3.1.3 双曲线定位模型第32-33页
    3.2 典型室内定位算法介绍第33-37页
        3.2.1 TOA定位算法第33-34页
        3.2.2 TDOA定位算法第34-36页
        3.2.3 AOA定位算法第36-37页
        3.2.4 RSSI定位算法第37页
    3.3 基于图像传感器定位算法介绍第37-38页
    3.4 室内定位技术性能指标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双图像传感器的室内定位算法第40-53页
    4.1 基于双图像传感器室内定位系统第40-41页
    4.2 基于双图像传感器定位算法第41-44页
    4.3 引入光照强度加权因子第44-47页
    4.4 定位仿真及误差分析第47-52页
        4.4.1 定位误差与像素数目的关系第48-50页
        4.4.2 定位误差与双图像传感器间距的关系第50-51页
        4.4.3 定位误差与透镜焦距的关系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基于倾斜单图像传感器的室内定位算法第53-64页
    5.1 基于单图像传感器的室内定位系统第53-54页
    5.2 定位区域介绍第54页
    5.3 倾斜的单图像传感器定位算法第54-57页
    5.4 算法仿真及误差分析第57-63页
        5.4.1 最优倾斜角度范围第58-60页
        5.4.2 旋转前后房间内误差分布对比第60-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64-65页
    6.2 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算法的可见光定位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亚周期微波脉冲实时分析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