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大数据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2.1.1 大数据 | 第19页 |
2.1.2 税收大数据 | 第19-22页 |
2.1.3 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22页 |
2.1.4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 第22页 |
2.1.5 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和传统税收风险管理的区别 | 第22-23页 |
2.2 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信息不对称在税收风险管理领域的表现 | 第24页 |
2.2.3 大数据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3章 大数据与宜春市税收风险管理 | 第26-37页 |
3.1 宜春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3.1.1 积极探索风控体系 | 第26页 |
3.1.2 建立风险管理机构 | 第26-27页 |
3.1.3 搭建税收风险平台 | 第27-28页 |
3.1.4 创新风险防控举措 | 第28页 |
3.1.5 风险应对成效明显 | 第28-29页 |
3.2 大数据在宜春市税收风险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 | 第29-37页 |
3.2.1 税收数据的采集 | 第29页 |
3.2.2 税收风险的识别 | 第29-35页 |
3.2.3 风险等级排序及推送 | 第35页 |
3.2.4 风险应对及反馈 | 第35-37页 |
第4章 宜春市税收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 第37-46页 |
4.1 新经济、新业态给传统征管巨大冲击 | 第37-40页 |
4.1.1 新特性引发税收争议 | 第37-38页 |
4.1.2 新业态导致税制难题 | 第38-39页 |
4.1.3 新形势带来管控盲区 | 第39-40页 |
4.2 税收风险管理法治机制仍不完善 | 第40-41页 |
4.2.1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范 | 第40页 |
4.2.2 护税协税机制得不到保障 | 第40-41页 |
4.3 涉税数据获取能力仍显不足 | 第41-44页 |
4.3.1 数据获取标准不一 | 第41页 |
4.3.2 涉税数据质量不高 | 第41-43页 |
4.3.3 数据采集缺乏手段 | 第43-44页 |
4.4 风险数据筛选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 第44页 |
4.4.1 税收风险分析模型建设不足 | 第44页 |
4.4.2 数据分析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 第44页 |
4.4.3 信息系统易用性、稳定性有待改善 | 第44页 |
4.5 复合型人才短缺情况愈发严峻 | 第44-46页 |
第5章 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6-52页 |
5.1 外省市运用大数据管控税收风险经验 | 第46-50页 |
5.1.1 浙江省税务部门经验 | 第46-47页 |
5.1.2 福建省税务部门经验 | 第47-48页 |
5.1.3 大连市税务部门经验 | 第48页 |
5.1.4 广东省税务部门经验 | 第48-49页 |
5.1.5 深圳市税务部门经验 | 第49-50页 |
5.2 对宜春市税务系统的经验启示 | 第50-52页 |
5.2.1 破除固有思维,让“经验管税”变为“数据治税” | 第50页 |
5.2.2 摈弃绝对精确,让“样本数据”变为“全量数据” | 第50-51页 |
5.2.3 借助外部资源,让“一人唱戏”变成“众星捧月” | 第51页 |
5.2.4 深化流程再造,让“事后应对”变为“事前防控” | 第51-52页 |
第6章 对宜春市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52-60页 |
6.1 面对大数据冲击,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 | 第52-53页 |
6.2 迎接大数据挑战,推进风险管理法治建设 | 第53-54页 |
6.2.1 着力提速“税收法定”进程 | 第53页 |
6.2.2 保障涉税信息数据安全 | 第53页 |
6.2.3 建立规范数据管税机制 | 第53页 |
6.2.4 健全护税协税治理机制 | 第53-54页 |
6.3 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涉税数据应用能力 | 第54-55页 |
6.3.1 提升内部系统信息质量 | 第54页 |
6.3.2 规范涉税数据共享机制 | 第54-55页 |
6.3.3 整合税务信息平台资源 | 第55页 |
6.3.4 完善税收智能预警平台 | 第55页 |
6.4 把握大数据脉络,持续优化税收征管流程 | 第55-58页 |
6.4.1 优化税务机构设置 | 第55-56页 |
6.4.2 实现征管流程再造 | 第56-58页 |
6.5 顺应大数据趋势,提升税收风险管理保障 | 第58-60页 |
6.5.1 加大对大数据治税的支持力度 | 第58页 |
6.5.2 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 第58-59页 |
6.5.3 加大对大数据风控的考核力度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