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背景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2 铁基氧化物的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13-48页 |
2.1 背景 | 第13-19页 |
2.1.1 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 | 第14-15页 |
2.1.2 赤铁矿(α-Fe_2O_3)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1.3 本章节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2.1.4 本章节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7页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19-21页 |
2.2.2 光解水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3 光电解水催化剂物理表征 | 第22-23页 |
2.2.4 电化学测试 | 第23-27页 |
2.3 氧化铁纳米棒光电极光解水性能研究 | 第27-31页 |
2.3.1 引言 | 第27-28页 |
2.3.2 氧化铁纳米棒物理表征 | 第28-29页 |
2.3.3 氧化铁纳米棒光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3.4 结论 | 第30-31页 |
2.4 通过元素掺杂提高氧化铁光阳极材料光电催化性能 | 第31-47页 |
2.4.1 引言 | 第31页 |
2.4.2 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物理表征 | 第31-38页 |
2.4.3 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光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38-41页 |
2.4.4 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光电催化机理研究 | 第41-46页 |
2.4.5 结论 | 第46页 |
2.4.6 后续数据补充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铁基氧化物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48-71页 |
3.1 背景 | 第48-55页 |
3.1.1 燃料电池的发展 | 第48-49页 |
3.1.2 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 | 第49-50页 |
3.1.3 氧在催化剂表面电催化还原机理 | 第50-51页 |
3.1.4 电催化剂的发展与简介 | 第51-54页 |
3.1.5 本章节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54-55页 |
3.1.6 本章节研究内容 | 第5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5-63页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55-56页 |
3.2.2 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57页 |
3.2.3 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第57-58页 |
3.2.4 电化学测试 | 第58-63页 |
3.3 四氧化三铁电催化性能研究及其改性 | 第63-70页 |
3.3.1 引言 | 第63页 |
3.3.2 四氧化三铁电催化剂物理表征 | 第63-65页 |
3.3.3 四氧化三铁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5-69页 |
3.3.4 结论 | 第69页 |
3.3.5 后续工作延伸 | 第69-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4.1 结论 | 第71-72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专利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