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领域视角下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思路 | 第9-10页 |
1. 选题的来源 | 第9-10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内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 研究难点 | 第14-15页 |
2. 创新和价值 | 第15页 |
一、家庭暴力的基本概述 | 第15-19页 |
(一) 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 国际有关组织和部分国家对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 我国对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 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 第18-19页 |
1. 历史文化原因 | 第18页 |
2. 经济原因 | 第18页 |
3. 社会原因 | 第18-19页 |
4. 心理原因 | 第19页 |
二、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的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一) 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二) 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的限度 | 第21-23页 |
1. 公权力和私权利的边界 | 第21-22页 |
2. 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案件的权力限制 | 第22-23页 |
(三)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1.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正当性 | 第23页 |
2.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合法性 | 第23-24页 |
三、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一) 反家庭暴力工作已取得的成效 | 第25-27页 |
1. 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2. 民众的反家暴维权意识增加 | 第26-27页 |
3. 社会的关注 | 第27页 |
(二)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现实困境 | 第27-34页 |
1. 立法规制不明确 | 第27-32页 |
2. 我国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与措施不对应 | 第32页 |
3.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态度不够积极 | 第32-33页 |
4. 缺乏充足的社会支持 | 第33-34页 |
(三)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困境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1. 实际操作程序的缺失 | 第34页 |
2. 公安机关效绩评定标准 | 第34-35页 |
3. 基层派出所工作繁杂类型多样 | 第35-36页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置家庭暴力的做法与启示 | 第36-40页 |
(一) 主要做法 | 第36-39页 |
1. 美国 | 第36-37页 |
2. 英国 | 第37-38页 |
3. 台湾 | 第38-39页 |
(二) 对我国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启示 | 第39-40页 |
五、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的对策研究 | 第40-49页 |
(一) 完善法律规范 | 第40-43页 |
1. 出台相应法律解释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 第40-41页 |
2. 完善告诫书制度 | 第41-42页 |
3. 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 第42-43页 |
(二) 建立各组织结构合作机制 | 第43-44页 |
(三) 公安机关警务改革 | 第44-47页 |
1. 完善公安机关效绩评定标准 | 第44-45页 |
2. 提高警务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 | 第45页 |
3. 提高招聘警务人员的条件 | 第45-46页 |
4. 明确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操作流程 | 第46-47页 |
(四) 强化宣传教育,做好事前防范 | 第47-49页 |
1. 加强反家暴宣传教育 | 第47-48页 |
2. 提高反家暴维权意识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